“太平轮,中国的泰坦尼克号。”这是导演吴宇森12月2日新上映的影片《太平轮》最引人瞩目的宣传语之一。在电影中,太平轮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129分钟的《太平轮(上)》里,一共只出现了5分钟客船镜头。吴宇森让三段爱情,六个人的命运与这艘船交织。而在现实中,太平轮与更多人的命运共沉浮。
7月30日18点,吴宇森执导的《太平轮·彼岸》正式上映。尽管在品质上绝不逊色于同日上映的其他几部国产片,阵容上甚至还要远胜一筹,试映的口碑也逆袭上扬,但《太平轮·彼岸》的影院排映场次却少得可怜,首日排映率只有13%,首周末票房只有3000多万。
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于12月2日在全国公映。影片汇聚了章子怡、金城武、黄晓明、佟大为、宋慧乔、长泽雅美等中、日、韩电影巨星,超强的阵容让这部电影备受观众的瞩目,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了“太平轮”这艘被称为“东方泰坦尼克号”的悲剧而又神秘的历史。
背景介绍:太平轮沉船事件是一起发生在19世纪末的重大悲剧,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起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19世纪晚期,具体地点是在长江上,当时太平轮是一艘备受瞩目的蒸汽轮船,为该时期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事件原因分析:太平轮沉船事件的发生原因涉及多方面因素。
1989年,蔡康永受邀参与白先勇名作《谪仙记》的电影剧本修改工作,这部作品中的情节围绕“太平轮惨案”展开,白先勇先生为他提供了大量历史材料,蔡康永对于一篇详细记载太平轮沉没原因的报道颇为上心,作家内心疑惑不已,一问才知,蔡永康的父亲竟是当年太平轮惨案的船主,白先勇当即目瞪口呆。
对于《太平轮》的期待,其实除了它打响贺岁档第一炮之外,更多的还是归结到这部电影本身的魅力吸引。作为国际著名导演吴宇森暌违影坛4年之久,筹备超过4年时间,耗资近4亿的作品,《太平轮》无疑是承载了吴导太多的等待和希望,也满载观众的期待和祝福缓缓驶来激情远航。
1949年初,上海黄浦江畔,在码头送行的市民半个多世纪后,一场已尘封多年的灾难被一部电影《太平轮》揭开:60多年前的那艘太平轮让1000多人苦苦等来了起航,却没有等到踏上陆地的那一刻。被称为“东方泰坦尼克号”的太平轮究竟为何沉没于海底?这场大海难究竟是人为还是自然原因?
前些年,有一部很出名的电影,名叫《太平轮》,这部电影来自于真实发生的故事:1949年,解放战争已经到了决战后的收尾阶段,无数人为了躲避战乱或为了保住庞大的财富和超高的地位,纷纷选择乘坐豪华轮船“太平轮”逃亡台湾,结果这太平轮船刚刚出海就撞上了另外一艘货船,货船当场沉没,近百名船员
从2000年开始,张典婉一直致力于搜寻有关太平轮沉没的资料,力图探明这一海难的真实原因。张典婉往返于大陆、香港与台湾,流连于图书馆档案馆,只为了找到关于太平轮的更多线索。她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开设网站,只为了收集与太平轮有关的零散记忆。
1949年的太平轮 招寻张静梅(《东南日报》1949年2月12日) 1949年 解放军兵临城下国民党政要 名流 商贾 携家带口从上海南迁台湾12月2日,战争题材灾难大片《太平轮》(吴宇森执导,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长泽雅美等中日韩影星主演)将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
1949年1月27日,由上海驶往台湾的中联公司豪华货轮“太平轮”在舟山海域外发生撞船事故,随后沉没。船上搭乘的千余人,仅有数十人生还。那么这一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呢?对于太平轮失事事件,《大公报》在1949年2月2日的社评《海上又出惨剧》中提出了三点疑问,“1.驾驶能力;2.
1949年1月27日下午六时,中联轮船公司的豪华客货轮,拉着总共近1000人(有票乘客508人,船员124名,无票者约300人)和沉重货物(600吨钢条、东南日报印刷器材与白报纸100多吨、中央银行重要文件1000多箱、国民党档案、迪化街订购的南北货等),缓缓驶出了上海,开往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