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温特、徐国琦(章静 绘)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杰伊·温特(Jay Winter)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他召集七十多名历史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共同编写《剑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以跨国史视角和研究方法来叙述这场现代社会的浩劫,呈现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简称“一战”,是由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后人简称为一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了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则组成了协约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人们常常称为“一战”,这场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并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参战国家达33个,15亿人被卷入战争,各国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有85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死亡,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19世纪末,迅速强大起来的德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要求重新划分世界殖民地,这就严重威胁到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利益,从而使各国矛盾日益激化,其中,主要矛盾有四对,即英国和德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矛盾,俄国和德国的贸易矛盾,法国和德国因普法战争的矛盾,以及俄国和奥匈帝国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矛盾,于是,矛盾重重的欧洲,在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签署《三国同盟条约》组成同盟国,与此同时,英国、法国、俄国签订“三国协约”组成协约国,共同对抗同盟国,从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作好了组织准备。
从1914年到1918年四年间有近8000万人投入战争,一千万名士兵阵亡,2000多万人受伤。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北极南大公夫妇刚逃过第一次刺杀行动,两人来到市政厅表示强烈抗议,在他们离开大楼时,被人用手枪击毙。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00年前,就是1914年七月份到1918年11月份之间的一场世界大混战,总共历时四年三个月零两周,也是人类首次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混战,虽然主要战场是在欧洲,但是全世界范围很多国家都有参与,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总共有将近7000万人参与战争,死亡人数达到1800万人,丧生者中一半是军人,一半是普通平民。
110年前,欧洲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关于一战爆发的原因,还要从普法战争开始说起。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诸邦王室和高级军事将领聚集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拥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皇帝。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张润晨编辑|t引言一战的德国到底经历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直在赢,一直在赢,但是就是始终都无法获得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