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也自称是太阳的后裔,我有个朋友他以前就和我说过他说他们是追寻太阳的民族,当然这是传说,老一辈的说法,没有相关的史实记载,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本身德宏就很热属于亚热带地区并接近热带,所以热量很丰富造就了这里物产很丰富,这应该就是他们迁移过来的原因之一。
景颇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人口12万左右,主要聚居在德宏州各县的山区。听一位本地景颇族老人说起,他们的民族是通过迁徒来到云南德宏的,少数迁徒到了怒江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甚至缅甸境内的大部分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也有极深的渊源。
景颇人历来是务实的实践派,历史迁徙中,他们在探索新天地新家园时很快就发现了竹子的妙用,嫩竹笋可以用来食用,大龙竹可以用来做房屋支柱,没有背箩怎么办?用竹子编,没有刀壳怎么办?也用竹子编,景颇人的竹具越开发越多,到后来桌椅板凳、盆瓢碗筷、筛子地毯、鱼篓...
观众参观展览在2016年举行的中国.德宏目瑙纵歌节期间,由景颇族文化工作者闵建国和石木苗夫妇展出的个人藏品景颇族传统文化图展览,展品独特、丰富、创新,具有较高的保护保存、传承弘扬及欣赏价值,是无声的民族文化盛宴,受到了大众的青睐和赞扬。
点击上面蓝字即可一键关注德宏唯一纸媒 超3万人在关注2016年中国•德宏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已经拉开大幕,在您狂欢之余,不妨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景颇族那些事……民族简介景颇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陇川、盈江、芒市、瑞丽、梁河等五县市山区。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是景颇族的传统节日——“目瑙纵歌”,“目瑙纵歌”在景颇语里的意思是“大家一起来跳舞”,以场面盛大、热烈闻名。它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来到德宏州梁河县体育公园,今天这里成了目瑙纵歌的广场。
户撒刀,产于阿昌族聚居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63岁的项老赛是户撒乡人,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以他为代表的刀匠除了传承前人的锻制技艺,也在锻制过程中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