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日报】对于许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骨质疏松”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补钙更成了许多人的“家常便饭”。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血管钙化。有读者在“厦门名医有约”公众号上询问:血管钙化的人群还能补钙吗?
钙化是体检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在人体很多重要器官中可以检测出,比如肺、甲状腺、乳腺、前列腺等。但很多人对此不甚了解,看到“钙化”这两个字,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疾病。钙化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样的钙化需要重视?一起来看专家的解答。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王绍波介绍,钙化其实是钙盐在人体某个组织里产生了沉积,它可发生于多个器官,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钙化。生理性钙化与年龄衰老和组织退变有关;病理性钙化与感染、肿瘤和损伤等有关。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和无危害的,只在少数情况下可能提示出现严重疾病。
您可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冠脉有钙化!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血管钙化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那么,什么是血管钙化?冠脉钙化斑块就得终身服药吗?血管钙化到底有多难!
很多朋友拿到心脏检查结果后很“头疼”,因为报告上描述心血管的名词“五花八门”:狭窄、硬化、钙化、堵塞……这些毛病究竟是轻是重?该吃药还是手术?这次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一、狭窄 VS 心肌桥它们是引发心血管狭窄最常见的两个原因。
很多人在体检中发现自己出现了“血管钙化”,认为既然血管已经钙化了,就不能再补钙了,真的是这样吗?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逐渐失去弹性、出现斑块,有钙、磷等矿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或斑块里,血管壁就像长了一粒粒小“石头”,血管硬度增加,甚至变得像鸡蛋壳一样,血管弹性也会变差,这时血管就会变得很脆弱,容易出现血管破裂,这在医学上称为血管钙化。
肾脏、胆囊长结石你或许听说过但你听说过血管长“石头”吗?其实这是血管钙化的表现血管长“石头”有哪些危害?哪种食物摄入过量可能会让血管长“石头”?做好这3点让你离血管钙化远一点快跟着小圈一起来看看~于丽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 主任医师01血管里为什么会长“石头”?
来源:生命时报微信 动脉钙化、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三种常见的血管病变,也是体检时经常会听到的名词,它们中哪个更危险?其实,动脉钙化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危险性较小;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程度较高,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更多。《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解读三者之间的区别,并教你科学防控。
熬夜在人群中很普遍,而近日一项瑞典研究再证起居应有度,研究显示,经常熬夜的人冠状动脉钙化风险几乎是早起早睡者的两倍。这项研究分析了771位年龄50至64岁参与者的资料,其中排除了既往有心脏病者。参与者平均年龄57.6岁,47.3%为男性。
我们都知道,动脉硬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事实上,还有一种情况,比动脉硬化还危险,却常常被我们忽视。那就是血管里面“长石头”。而且,血管里面之所以会长石头,很有可能就是吃出来的。01血管里“长石头”到底有多危险?
听说过肾脏、胆囊长结石你听说过血管内长“石头”吗?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习惯容易一步步地将血管堵塞增加心梗、脑梗的风险!血管里“长石头”具体还有哪些危害?什么原因会让血管内长“石头”呢?又应该如何防止血管里“长石头”?别急小圈这就带你去详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