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人率先投入了一款新式轻武器:MP18冲锋枪。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最终还是战败了,而失败者的结局往往是很悲惨的:《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军不可以研发和装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冲锋枪也不行。
1938年,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市的埃尔马兵工厂开始制造MP-38冲锋枪。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全长833毫米,枪重4.086公斤,口径9毫米,初速每秒380米,理论射速每分钟500发,标尺射程200米,直形32发弹匣供弹。
谈到闪电战,大多数小伙伴首先联想到的是坦克装甲车等,不过另一种作为装甲兵自动火力的MP38冲锋枪同样可以称之为闪电战的象征,二战初期,在装甲性能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MP38保护着脆弱的I,II号坦克以免被近距离反坦克武器所摧毁。
本期我们来了解一下,二战期间苏、德、英、美这4个国家的冲锋枪发展史。一、苏联PPD34/38/40型冲锋枪在二战之前,苏联就装备过仿制芬兰索米K31的PPD34/38/40型冲锋枪,30年代中期装备苏联红军,但这种型号产量很少。
本文旨在:追忆、解读、揭秘二战历史,绝无宣扬纳粹主义精神或其它意图,请勿曲解。MP38式9mm冲锋枪是德国埃尔马兵工厂为满足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的需要,于1938年生产的,同年部队列装,取名为MP38式。
众所周知,德国的科技不仅发达,在生产工艺上更是追求极致,无论制造什么都十分严谨,在二战期间所制造的武器装备也是令人赞叹,不管是枪械坦克,还是飞机火炮,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本期就来盘点一下,二战德军十大最优秀的武器。
冲锋枪是近距离作战的“好助手”,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普及了冲锋枪,甚至一些工业强国,还走向了自研冲锋枪的道路,在人类兵器历上,创造了出了很多知名冲锋枪型号。那这篇文章就来盘点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1种最常见的冲锋枪。
世界上第一支意义上的冲锋枪诞生在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由德国人施迈塞尔设计,叫做:MP18冲锋枪,虽然数量较少,但在一战战场上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00~150米的距离内,全自动开火可以压制一切敌人,就相当于士兵的手提机关枪,而且在当年,冲锋枪也确实被称作过“手提机关枪”。
二战期间“轴心国”的日本、意大利和德国三大阵营,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降部队,尤其是德国在西线运用伞兵作战最多,也把伞兵这个兵种发挥出了极致,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而意大利也伞兵的战斗力和装备也不落后,甚至还被德国的隆美尔元帅和盟军同时称赞,被视为意大利军队中的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