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七日,女娲娘娘圣诞日,这一日,天空清朗,阳光洒满大地,万物显得生机勃勃。在这吉祥的时刻,无数信士纷纷前来娘娘庙,以表达他们对女娲娘娘的崇敬与感激之情。庙内香火鼎盛,烟雾缭绕,钟鼓之声不绝于耳。信徒们手持香火,虔诚跪拜,祈求女娲娘娘保佑天下苍生平安顺遂,福泽绵延。
正月十七日,癸卯年 甲寅月 丙申日俗话说:“正月十七,打小人“,现代许多年轻人会以为,过了正月十五,再也没啥讲究了,其实这个想法,对中国民俗的文化不了解,同时因为近几十年的城市化发展,很多农村民俗渐渐缺少继承人,不过依然有不少的地区,保留了许多正月十七的年俗,这些年俗是古人人生经历的总结,因此极具意义。
正月十七“人气日”,老传统别忘“做3事吃2样”,家兴人兴事业兴,正月十七作为春节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点,民间确实流传着"人气日"的祈福习俗。这一日凝聚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通过遵循传统"做3事吃2样"的讲究,寄托着家宅兴旺、事业顺遂的美好愿景。
随着元宵节的结束,春节的喜庆氛围也逐渐淡去,农历正月十七迎来了“落灯收灯日”。这一天不仅是元宵节的收尾,更是一个富有民俗特色的日子——“白虎日”。在这一天,人们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和禁忌,以期通过祈福和避凶来迎接新一年的好运。习俗方面,人们会祭拜白虎以求家庭平安和事业顺利。
导语:正月十七“人日子”,讲究“2吃2做1不碰”,一年日子都红红火火。“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转阴间元宵节就过了,马上就到了第二个“人日”正月十七,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统称为“人日子”,而且各司其职,初七是管小人,十七是管中年人,二十七是管老人,据说是女娲捏人的日子,初一日造鸡,初二日捏狗,初三日造猪,初四日捏羊,初五日捏牛,初六日捏马,初七日造人,因此而来的“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