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今年42了,高血压史有3年,前段时间却因为一个小举动,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那天张叔去逛超市,发现水果区里老家产的柚子上货了,就买了两个回家。回到家后,张叔吃完降压药,和一家人围着看电视,就把刚买的柚子开了吃了。柚子很好吃,但张叔却突然感觉到胸口一阵疼痛袭来,气也呼吸不上来了。
高血压最大的问题就是引起并发症,会造成心脑肾等血管的问题。只有把血压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一般人,血压最好维持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病等患者,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是最佳选择。
原来在40多岁的时候,他的血压即在140/90mmHg上下,加上这些年也没啥不舒服感觉,总认为血压会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高起来,一直也没当回事,没想到现在发生了这样的问题。生活中与张先生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常有人问:我的血压刚刚超过140/90mmHg一点点,要紧吗?
血压130/90水平的血压,实际上并未达标,中国高血压指南规定,血压在140/90mmHg水平以下才叫正常血压,虽然收缩压130达标了,但是舒张压90或90以上,也属于高血压的范畴,如果按照欧美高血压指南,将正常血压定义为130/80mmHg以下,那么130/90的血压妥妥的属于高血压。
时隔5年,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即将发布。3月11日,在2022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24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上,参与指南修订工作的专家学者就《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要点进行了解读。一、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容易高血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介绍了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诊疗十余年,擅长治疗各类急慢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病变,骨质疏松症及癌性疼痛等各类疼痛相关疾病,喜欢的点个“关注”,每天为您分享优质科普文章。张先生,55岁,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16年前被诊断为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