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孙殿英,大多数人对其的认知停留在“东陵盗宝”上,而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作为地方割据军阀的身份。从一个土匪再到民国割据一方的势力,他的一生也是传奇的很,假如当初在“宁夏之战”中,他要没输给马鸿逵,或许中国又是另一种情形。那么心心念念一心想占据西北为王的孙殿英,为何在兵力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却输给了青海地方军阀马鸿逵?
孙殿英出身土匪,其部队也多是土匪武装改编,军纪极差,为了筹集军费,经常绑票劫掠地方、甚至挖了清东陵,被地方实力派视为杂牌,但是就是这支杂牌军,却被冯玉祥、阎锡山和蒋介石这些军头所看重拉拢,即使挖了清东陵这种震惊全国的大案,在这些军头庇护下,结果也是不了了之,甚至据说冯玉祥还表扬孙
"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这句话是孙殿英在掘刨清东陵时所说,在他眼中,自己俨然是个民主义士。正是这次盗墓令他的臭名"名扬天下",也为其扩充军备招募士兵,积累了原始资本。
1947年5月2日,经过二十八个昼夜激战,孙殿英第三纵队在汤阴被全歼,解放军共击毙、击伤、俘虏九千一百余人,缴获山炮五门、迫击炮十门、轻重机枪三百五十挺、步枪三千五百余支、短枪五十支、各种子弹二十五万余发、汽车八辆、战马二百五十匹以及一批数量可观的黄金。
除了漩涡中心的青海,临近的宁夏、甘肃两省也是炸开了锅,担心孙殿英假道灭虢,趁机吞并。掌握宁夏军政大权的马鸿逵、马鸿宾兄弟原本是堂兄弟,为了争夺宁夏省主席,两人龌龊不断,但此刻也握手言和,马鸿宾还在马鸿逵的请求下前往北平,面见执掌华北军长大权的军政部长何应钦,当面提出请求,“希望中央不要移祸西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 麻麻赖赖孙殿英从贫困的乡村少年到小军阀,再到因盗掘清东陵而声名狼藉的“东陵大盗”,恶名远扬,可他也曾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抵抗过日军,为国家
对此战孙殿英战败的原因分析不外乎有三点,一是孙殿英缺少补给,宁夏人口稀少,1934年人口100万,如此稀少的人口供应不足以支撑孙部在当地的搜刮,双方总兵力合计达到12万,最后孙部补给欠缺,军心不稳,导致失败。
提到晚清时期,毁掉中国的大人物,“慈禧”绝对榜上有名,虽然在慈禧当权之前,晚清就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了,但慈禧当权后,因为她的昏庸无道、挥霍无度,也导致了旧中国的老百姓,进一步受到了洋人的欺辱,因为她,晚清也签署了一份份辱国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