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对越战争的硝烟弥漫在边境的每一个角落。197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宁静,越军338师的突袭,成为了历史的一页。在板烂地区,一群普通的民兵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挑战,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激昂的枪声,只有战友的惨叫声在耳边回响。
在作战过程中,612高地北侧约3公里处即为我国边境,随383团加强指挥的副师长王高升、丁寿岳2人拒绝撤退,和383团9名干部坚持留在前线指挥作战,383团各部在后方炮兵部队支援下,毙敌超500人,粉碎了越军338师反扑中国广西宁明县边境计划。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祖国边疆,稳定东南亚局势,打破苏联和越南的战略包围,推动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给即将推行的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进行了为期28天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
今天上午,老团长张林琪发来了他撰写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日日夜夜》,日记非常详实,值得一读。1979年原58师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当时老团长张林琪任炮兵科科长,随部队跨境作战,近三万字的参战日记,记录了58师参战的全过程(1979年2月23日至3月17日),敬请大家分享!
越军战史资料记载:1979年2月18日,第三军区调动步兵第327师,从南定省北上增援谅山方向。2月25日,上述2个师全部到达此次战争的主要战场:谅山战场,先是接受第一军区谅山前线司令部的指挥,随后又被编入新成立的第5军。
20世纪70年代末时,国际局势依旧风起云涌,当时的越南在苏联撑腰下,行径愈发张狂,其嚣张程度直逼自负的印度尼赫鲁政府!他们似乎忘了当时我军是怎么反击印度的,现在竟屡屡将黑手伸向我国边境,频繁制造摩擦与事端,使得中越边境地区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之中!
1978年夏天,越党四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南攻北防的军事战略总方针,决心尽快“夺取西南边境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因此将军队主力集中部署于西南方向的越柬边境,并于1978年12月25日发动了全面入侵柬埔寨的战争,由此导致北部中越边境地区兵力不足。
20世纪整个70年代,北越空军在全球范围内可谓是一枝独秀。据美国披露,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损失的作战固定翼飞机多达2300余架,而这个数据不包括被击伤后报废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不包括英国、澳大利亚这些盟友损失的作战飞机、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