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村的农业发展也逐步加快,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农村的土地政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可以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率和农村土地价值,而且可以杜绝耕地破坏的行为发生,确保正常的农业生产,那么农村土地有什么新政策呢?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全国农村人口约5.09亿,同比十年前减少16436万人,这也表示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虽然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家乡,选择进入城市定居,但是很多人的户口并未迁走,所以就出现了“人户分离”的情况,根据统计,目前全国“人户分离”达到了约4.92亿人。
《广东省F市N区G街道开展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实施细则》一上来就规定,所谓“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是指由区政府主导,对本行政区域内未完成房地一体登记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房屋在一定期限内组织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所有权的首次登记。
自然资源部近日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地籍调查,抓紧完成已有成果清理整合和入库汇交,规范有序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做好登记成果日常更新和工作衔接。
今年9月份,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介绍,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建成区面积6.2万平方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98.0%,供水普及率99.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7平方米。
以前农村对于宅基地管控不严格,导致很多农户出现了一户多宅、超占多占宅基地等问题,但目前农村宅基地的基本原则是一户一宅,也就是说一户户口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而且现在国家对于农村宅基地的管控越来越严格,想要在农村申请新的宅基地也越来越困难,这让很多农户担心自己家里的宅基地得不到国家的认可,甚至多余的宅基地会被村集体收回,那么农村一户多宅可以确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