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阅读《乡土中国》这一社会学经典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是费孝通从社区实地考察向社会结构分析转型的代表作。它一经发表,便轰动了当时整个中国的社会科学界,结集出版后,更是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
作者:杨勇(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讲师)作为人文社科领域的经典之作,《乡土中国》已经在社会学、人类学、法学、文学以及哲学等领域引发了诸多学术争论,但鲜有人从教育学或教育实践的角度对这本书进行理解和讨论。自2019年开始,《乡土中国》便被列入到全国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整本书阅读”单元中。
一、怎么阅读《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一部社会学的学术著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的具体要求是:“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十一章细读梳理。本文是《乡土中国》的第十一章。首先,作者在上一章《无为政治》中论述的“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基础上,列举一些社会现象,指出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十章细读梳理。本文是《乡土中国》的第十章。其次,作者在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两种概念基础上,阐述人们喜好和需要权力其本质是喜好和维护权力背后的经济利益,而这一点在横暴权力中更加突出,作者紧接着就据此分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者们通过横暴权力的手段获取权力,但是却无法依靠横暴权力而继续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发展,这是因为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小农社会,其生产能力极其有限,不足以支撑横暴权力的基础,因此封建统治者不得不在乡土社会中运用同意权力,而同意权力又受限于小农经济的特点而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便自然呈现出乡土社会政治的最突出特点,即无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