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然而,尽管我们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但仍然有一些疾病无法治愈,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失去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器官捐献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摘要:几个小时后,哈医大四院重症监护室外,林林的母亲张双双面露忧伤,不愿多语。孩子姥姥泪眼婆娑:“把林林的器官捐出去吧,让他救更多的人” 林林出生后的4个年头,始终与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重症监护室里的林林。生活报记者 张涛 摄被病痛折磨的小陈林如今已经骨瘦如柴。
人生的前半段,合肥人徐兵参与了各大公益活动,;而未来的生活,他要找寻更大的公益价值。8月27日,徐兵来到长丰县造甲乡政府,并在红艳的背景板前,签下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让生命之花永续绽放,”徐兵将志愿书捧在胸前,淡淡地说。
有网友这样说:我并不害怕我死后把器官给需要的人,我害怕有人需要我器官的时候,我还健康的活着网友截图还有这种事吗?我没有献过血,身体太弱了,也贫血不敢去[捂脸][捂脸]任何时候,先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再谈做好事吧你们都有遇到过这种事情吗?
最近一段时间,京东原副总裁蔡磊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43岁的他虽然被查出渐冻症,但是每天依然工作16个小时,捐1亿元用于药物研发。而在石家庄深泽县,也有一名渐冻症患者,七年间,她用三根手指作诗二百余首、散文百余篇。
长江日报记者杨娟娟 通讯员章晟5月16日,“80后”刑警沈磊(化名)在汉成功捐献228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17593例、湖北省第64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据了解,沈磊是一名“三献”志愿者,除捐献造血干细胞,他还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协议,同时定期参加无偿献血。
日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95岁高龄的车离教授与夫人李牧共签遗体捐献协议,令人动容。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向车离、李牧夫妇讲解遗体捐赠的政策、流程,在征求其家人同意,并核实相关信息后,与车离、李牧夫妇分别签署遗体捐献协议。
来源:【浙江融媒体】“人终归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但离开之前,我想为其他人带去光明和希望。”8月26日,蛟川街道中一社区银凤绿苑小区的老人杜淼忠签下遗体器官捐赠协议后笑着说道。当天,中一社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杜老家中,帮他完成了一个温暖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