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玄奘法师圣像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人尽皆知、家喻户晓,活在每个人的思想里、言谈中的杰出人物,可谓星河灿烂、人物众多,饶是如此,唐僧也绝对算得上一个。关于唐僧,这个1400多年前的人,人们的感觉更像邻家大叔,经常在影视剧的街谈巷议中见到他:懦弱而搞笑,迂腐而神经。
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我国妇孺皆知,但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大家却不甚了解。玄奘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天性聪颖,早年出家,到二十九岁时,到西域取经,历尽千难万险,前后历时十七年,到阿富汗、尼泊尔、印度等西域诸国的一百几十个地方取经,后回到中国,专心翻译从国外带回的经卷,为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古典浪漫主义神魔小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而我们津津乐道的更多是孙悟空、猪八戒,对唐僧印象并不深刻,唐僧的原型更是鲜有人知,即便有所了解,也仅止于知道玄奘是一位唐朝的高僧。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也叫“唐僧西天取经”。唐僧,历史上确有其人,即唐朝僧人,大唐僧人的意思。提一句啊,另外的3位佛经翻译大家分别是:公元三四百年时期的东晋十六国的后秦高僧鸠摩罗什、以及公元四五百年时期的印度僧人真谛法师,和公元700多年时期的西域狮子国即今天的斯里兰卡高僧不空三藏法师,再加上大唐初年的玄奘法师,这是中国的佛经四大翻译大家。
玄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人,其祖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唐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是唐朝著名的佛教法师、佛经理论家、翻译家、旅行家,也是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
大唐高僧玄奘,应该是古往今来,除了达摩祖师之外的天下“第一名僧”。唐僧之所以有名,自然是拜那部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以及它的影视衍生品所赐。但与正史记载不同,小说里的“唐僧”来自哪里一直有着不同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