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萌萌哒的外网传来一条消息: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一节课的开始总是以10分钟的表扬拉开序幕。相关视频已经在Facebook等社交软件上转发8000多次,在视频中,老师单独面向每个学生,微笑地赞美他们。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一所公立高中蹲点。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这本书描述了这所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
美国教育是以赞扬、激励为主的教育。美国人总结了鼓励孩子向上的101句话,作为老师批改学生作业和课堂教学中必须使用的鼓励用语,这对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是很有启迪的。现翻译如下,如有不准确之处,请指正。101 ways to encourage a Child1. Wow 哇!
文/赵桂霞曾经看到一篇赴美考察的体会文章。这位教师如是说:“美国课堂是生动的,学生学习是快乐的,但效率是低效的。”真是这样的吗?2011年12月上旬,我在加州参加培训、考察期间,走进了中小学,观摩了当地的一些课堂。如果用我们的评价标准来看,确实效率低下。一节小学英语课。
就在早上儿子起得比我早,当我走出卧室,看到儿子就在客厅里看电视,而且一点也不担心被我发现。而我姐的两个孩子,中秋期间,在他们外婆家早上一起床去客厅看电视,如果发现她妈妈一下来,就马上关电视。平时我姐也是属于比较严厉的,大儿子写作业漏题或粗心写错答案了,就会大骂,严重的还会动手。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关于中式教育还是西式教育大家各有不同意见,我们要学习精华完善自身。2希望法则:让孩子看到希望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远用正面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确实有希望呢?
人们都知道自信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因此现在的家长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式教育”备受推崇。殊不知这样做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还会对孩子造成压力,让孩子焦虑、自卑,甚至为了逃避失败而养成拖延症。
坚毅(Grit),是美国当下最时髦的教育理念。和知识比起来,坚毅的品格才是让一个人有所作为的终极秘诀。生活中该如何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呢?可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坚毅的定义是什么?坚毅的品格是可以开发的Grit一词在古英语中的原义是沙砾,即沙堆中坚硬耐磨的颗粒。
都说中国教育不如美国,所以很多家长就把小小年纪的孩子送出国去。但是中国教育到底在哪些方面与美国教育有差异和差距,很多人却未必认真思考过。今天这篇网络文章,总结了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十点差距,有些道理,未必全对,值得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反思。为什么美国教育能做到,中国教育却做不到?
近期,DeepSeek 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火爆出圈,其研发团队成员均毕业于国内一流院校,没有海外求学背景,却在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一现象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记得讲述高三学校生活的电影“青春派”里面,那个老师为激励学生迎接高考,有这样的台词:“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破釜沉舟,拼它个日出日落;背水一战,干它个无怨无悔!”“考过高富帅,战胜富二代。”,火药味十足,不知道美国老师会用什么样的语言鼓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