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打针是一种全球性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打针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而且是因为这种方式有时会对特定的人群,比如过敏症患者或高血压患者,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比如昏厥或者休克。由此引发的问题更是难以解决,有些人因此将终生无法接种疫苗或是进行血液测试。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美国趣味工程网站近日报道,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研制出一种超薄且超锐利的微针。这款微针能够将基于基因疗法的治疗药物精准递送到耳蜗内无法触及的区域,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听力。
3D打印的出现使传统制造业发生了颠覆性变革,已成为引领未来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3D打印是依托于信息技术、精密机械以及材料科学等多学科发展起来的尖端技术。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渐成熟,在医疗市场方面3D打印也发挥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全球看,发表3D打印技术领域稿件数量较多的期刊有Materials 、Biopolymer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Sci Rep、Micromachines 、Front Bioeng Biotechnol 、Sensors 等。
3D打印技术在骨科、口腔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康复科等医学领域逐渐广泛应用,可作为一项潜在的医疗辅助技术,具有为患者定制个体化的假体与体内植入物、所用材料可减少机体与植入物之间的不匹配、有利于组织向内生长等特点,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康复方案的又一选择。
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由四川省科协联合省发改委、经信厅、教育厅、科技厅等22家省直部门举行的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以下简称“科创会”)2月16日在成都落幕,其间,3D打印个性化精准医疗服务技术作为四川发布待推广十大重大高新技术,自贡第四人民医院数字医学中心主任吴超现场
大众网记者 高慧 通讯员 王倩 威海报道“听说过纸能打印的,没听说过关节也能打印的,这可太神奇了!”近日,在威海市中心医院创伤外科的病房内,大家围着刚做完手术的李奶奶(化名)啧啧称奇,“医生说像我这种情况,一般再过三周就能下地走路了。”看着脚踝上缠的石膏,李奶奶面露期待。
文章介绍了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活体细胞和蛋白质领域以打印出新的医疗用组织和器官的3D生物打印技术,并对该技术的生物制造过程、研究现状、监管情况等进行了介绍。编辑部成员:张丽琴 王国强 刘薇 王达 曹学伟 苗晶良。
中新社香港1月21日电 题:香港“发梦人”与“解梦人”共铸3D针灸铜人 研发“人体导航”中新社记者 索有为提起针灸铜人,了解中医的人自然会想到1000年前宋仁宗赵祯诏令翰林医官院医官王惟一铸造的“天圣铜人”,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铜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3D打印中心以“数字影像+3D打印技术+精准医疗”为手段,进行相关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工作。该中心配备有金属、生物、高分子材料等各类3D打印机15台,打印制品目前已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作用。
李天仁没想到的是,自己一直默默做试验,连他自己都还没准备好怎么接受试验成功这一事实,试验结果刚出来,就被传出,轰动世界!就在2024年8月1日凌晨开始,各大媒体、各大网站争相播报:在17岁的李天仁的帮助下,120岁的寿星刘长庚实现了返老还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