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诗经》中对美好事物的期许。桃源文化悠久绵长,不仅唐宋元时期都有相关诗文创作,据画史记载,李昭道、荆浩、关仝、郭熙、李唐、赵伯驹、赵孟頫、钱选、王蒙等历代名家都曾以《桃花源记》为创作题材。
“桃源何处——馆藏仇英《桃源仙境图》特展”海报桃源仙境图(中国画) 仇英 天津博物馆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诗经》中对美好事物的期许,桃花盛开的地方总是充满着浪漫的诗意,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为之作了最好的诠释。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楠 文/摄)6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作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印迹”为主题,共展出300多件作品,饱含毕业生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与思考。此次作品展将持续到6月3日。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一篇传世佳作,它是一幅描绘理想社会的美丽画卷。在陈国昭老师的笔下,《桃花源记》不仅仅是一个避世的仙境,更是一次心灵的远行。他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将文中的宁静、恬淡、自由与超脱,一一呈现于纸上。
12月1日,“明园雅集——壬寅年中国画作品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群贤堂与武侯祠美术馆开幕,让观众在69幅精品中国画作品中,感受古风雅韵、山水诗意。“明园雅集”系列中国画展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传统书画艺术主题精品展览品牌,自2014年起持续至今,已连续举办多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