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渡大渡河是指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飞夺泸定桥18勇士有9个江西人,其中高安人2位!熊尚林,红一军团2师4团1营1连连长,江西高安人,突击队队长,1942年牺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话说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至今仍是无数人心中的英雄史诗。但关于这史诗般的胜利,指挥者究竟是谁,却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是红四团的黄开湘和杨成武,另一种则说是红三军团的彭雪枫。
飞夺泸定桥,这是一次发生在红军长征历史上的战役,战斗虽小,却意义重大。这场战役的故事源于1935年,红军部队正遭遇敌人的围追堵截,需要迅速渡过大渡河才能保全部队,然而由于水流湍急,修桥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中国工农红军在25000里长征中,经历过许多恶战、苦战,后来人们总结出了十大经典战役,即强渡湘江之战、强渡乌江之战、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强渡嘉陵江、包座之战、激战腊子口、直罗镇之战等。
1935年5月,22名红军,参与到了飞夺泸定桥的战争当中,他们攀上了光秃秃的铁锁链,顶着国民党的炮火,用自己的生命,为长征的红军,拼出了一条逃出生天的道路,是他们的无私付出,才让共产党在国民党的围剿之下生存了下来。
九月中旬休年假,去牛背山旅游时顺道再次去了一趟泸定桥,一路上开着车窗吹着清爽的秋风迎着温暖的阳光听着动人的音乐,回想起曾经因出差顺道参观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再次站在泸定桥头,再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英雄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震耳欲聋的呐喊声,遥想红军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