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的寻根之旅:白山黑水的故乡情曾经,在遥远的东北边陲,有一个古老的民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驰骋于茫茫雪原,狩猎于密林深处,他们就是满族人的先祖。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民族经历了无数的变迁,但他们的根始终扎在那片被称为“白山黑水”的神奇土地上。
今年入冬以来,天气越来越冷,东三省的旅游业却不断升温,尤其是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更是游人如潮。人们在谈起这几个地方的时候,在追溯它的历史的时候,常常谈到满洲、满洲人和满洲国。你知道吗,这几个词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不能理解错了,甚至是挺严肃的事。 首先说满洲。
另外,要说明一点,很多人以为“满洲”是地名指东北,其实满洲是民族称呼,也就是指满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国肇基,国号满洲,于兹二年,原夫天意之爱民,赖友邦之仗义,其始凶残肆虐,安忍阻兵,无辜吁天,莫能自振,而日本帝国,冒群疑而不避,犯众咎而弗辞,事等解悬,功同援溺,朕以藐躬,乃承,天眷,假我尺柄,授我丘民,流亡渐集,兴其讴歌,兵气潜销,化为日月,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而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吁请正位,询谋佥同,敢不敬承,天命其以大同三年三月一日,即皇帝位,改为康德元年,仍用满洲国号,世难未艾,何敢苟安,所有守国之远图,经邦之长策,当与日本帝国,协力同心,以期永固,凡统治纲要,成立约章,一如其旧,国中人民,种族各异,从此推心置腹,利害与共,无渝此言,有如皦日,无替朕命,咸使闻知。
历史如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我是猎古思今。首先,满族全程为满洲族。满族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当时的官方将满洲族该改为满族。而满洲族的全名是来自于皇太极,在皇太极改名为满洲族之前,这个名族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它叫做——女真族。
美国学者欧立德在《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一书中,将满族的民族特性概括为“满洲之道”:所谓“满洲之道”,是指满洲最初的生活方式,也是针对中国历史上以前异族王朝的方式而言的,是与辽、金、元的不同的方式,基本要素包括马术、射箭、满文竞赛和简朴作风。
按照网上的说法,东北已经彻底沦陷了,人才外流,资源匮乏。东北有资源优势、延边优势、人才优势、土地优势、凌空经济优势,外蒙、俄罗斯的伊尔库、海参崴与中国的黑河、牡丹江、哈尔滨链接到日本、韩国与我们东北会形成一个很强的经济带。
在Hongtaiji通过颁布诏谕将女真各部形成的共同体称为满洲前,满洲人属于女真诸集团/部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努尔哈赤所在部,“满洲”这个族称最初并不涵盖整个女真诸部/集团,女真诸部/集团当中,除了满洲,还有瓦尔喀、窝集、讷殷、赫舍里部等等,从今天俄罗斯境内的外满洲地区到朝鲜半岛北部,都是女真故地,都分布着各部/集团女真人,甚至包括贝加尔等地都分布着较为边缘的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