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元首为什么要称为“天皇”,而泰国、柬埔寨、朝鲜等国家只称国王、委员长,甚至英国“日不落大英帝国”时期的元首也只敢自称国王,不敢自称“大英皇帝”,非得扭扭捏捏的兼任“印度皇帝”,实际上还是英国国王。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吗?
“日本天皇”这个称呼并不是中国人翻译过来的,是狡猾的日本人自嗨的,是他们自己直接用中文写的。中国唐朝以前,对日本的称呼一直都是“倭国”,日本的领导者被称为“倭王”,倭就是矮小的意思。因倭国国内资源匮乏,经常有倭人在中国沿海一带偷鸡摸狗和抢劫,所以中国人对他们统称为“倭寇”。
中国古代有皇帝,而日本君主敢称天皇,这个“天”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现在就来扒一扒日本天皇的黑料。日本天皇的来历日本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称号,相传为日本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既然是神的后裔,自然也就不需要姓氏。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近代以来,日本皇室男性成员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仁”字。例如明治天皇的名字叫作睦仁,大正天皇叫作嘉仁,昭和天皇叫作裕仁,今上皇叫作明仁,现任天皇叫作德仁,皇储秋筱宫家叫作文仁,文仁的儿子叫作悠仁…
公元420年后,日本与南朝的宋有交往,接受宋的册封,有“倭五王”被册封,这时是大和朝廷时代。其实,当时的中国处于南朝与北朝对立状态中,并无暇控制日本,也成不了日本国内事务的调停者,但是尽管如此,获得这个名分,在政治上对日本这些小王国还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