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江交汇的重庆市合川区,涪滨路广场上有一座当地为纪念“一代廉吏”于成龙而立的雕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于成龙历任广西罗城知县、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知州、湖广黄州府同知、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职,经六省七地二十三载为官,被谥“清端”、追赠太子太保。
话剧《于成龙》剧照。 清朝初年,从吕梁山走出过一位传奇人物,他44岁时不顾亲朋好友反对阻拦,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由此,开始了他奇绝的仕宦生涯。
于成龙在明崇祯十二年,曾经参加过乡试并中副榜贡生,但因为父亲年迈需要照顾,而没有出去做官。此后他历任罗城县知县,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州府同知和知府,再升任武昌知府,再任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两江总督等职。
去年疫情在家二刷了《于成龙》,最近又刷到一些短视频,于是写下一些感受,在此分享一些观点,以飨同好。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于成龙。于成龙(1617---1684),清朝康熙年间的名臣,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吕梁方县)。20多岁时于崇祯年间成功考取副榜贡生。
随着新老两版电视剧的播放,加上廉政建设的需要,于成龙现在是广为人知,家喻户晓,不过,我还是喜欢老版的于成龙,因为,这新版也随了世俗,竟然也给于成龙加了一身的功夫,在里面比划打斗,这就让人倒了胃口,感觉不太真实了。
山西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原创话剧《于成龙》在赢得观众口碑的同时,更获得了众多专家学者和艺术家的关注与好评,一致认为该剧展现了历史题材创作所达到的当代高度,无愧为当下文艺作品中足以支撑民族灵魂坚挺的“精神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