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陆家嘴”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30年前,这里曾经还只是一片阡陌纵横的农田,30年后,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拔地而起,全球金融机构汇聚于此……如今,鳞次栉比的陆家嘴楼群已成为上海的新名片!
都说中文博大精深先不说我国天南地北的各种方言仅仅是阿拉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就足足有7种不同地方的方言开句玩笑两个身份证310开头的上海人面对面碰到说着自己的方言或许都互相听不懂因为上海话属于吴语太湖片通常称为“上海闲话”而上海话主要有7种方言浦西话、浦东话、青浦话松江话、嘉定话、崇明
许多青年朋友想说一口娴熟的上海话,许多在沪工作学习的新上海人想较快学会说上海话,他们都想寻找说正宗上海话的途径。近日,由著名语言学家、吴语研究专家钱乃荣教授撰写的《原来上海话这样说——沪语佳句佳语配音学》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晨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语言更是如此。“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本地闲话》。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沪谚的语言载体》。沪谚的语言载体自然是上海方言。
“浜瓜”还是“崩瓜”? 上海人老规矩,立秋当日吃最后一次西瓜,之后不再吃。如今白露也过了,再来谈西瓜,实在是有点不合时宜。就像全球气候变暖仍坚持立秋后不吃西瓜一样的不合时宜。 前两天,网上在传一个视频帖子,是我的电台同事“动感101”的朋友做的。
我们国家是属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不单单是这个样子的,在每一个地方自然就会拥有方言闲话,还拥有它独有的特色与精彩,也可以说是属于“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就算是同一个区域不同的地方,非常有可能还不一定能听得懂,只有本土长大的人才能领会并体会到,外来人就更加不一定能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