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异物是儿科常见的意外伤害,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儿童气道异物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雅春近日做客《健康智慧屋》直播间,为市民科普相关医学知识。李雅春介绍,每到节假日,气道异物患儿就诊率就明显上升,尤其以0~5岁的幼儿居多。
记者近日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儿内科已救治了多位因气管异物吸入送医抢救的患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儿内科主任李雅春提醒广大家长,若遇到孩子发生异物卡喉,家长应立即以拍背按胸法、腹部冲击法等方式开展科学自救,切勿盲目催吐或用手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求助。
暑假来临,小朋友们在欢乐的假期时光中也要谨防意外伤害哦~是哒!提醒各位小朋友在开心玩耍的同时注意安全~医学顾问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育真意外窒息是我国1-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岁以下儿童是窒息的高发群体,其中以机械性窒息,如气道异物梗阻最为常见。
日常生活中,孩子活泼好动,吃东西时经常会发生卡喉,很多家长因为缺乏医学常识,会想当然地拍其后背,殊不知这样做毫无科学依据,。一不小心还有窒息的风险。当我们身边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怎么办?不要慌,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也许能救命。
对于幼小的孩童来说,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保持高度好奇,看到陌生、奇特的物品总是想摸摸、碰碰甚至放到嘴里尝一尝。本月刚满一周岁的小宝是一位刚刚学会走路的萌娃,脱去学步车的束缚,小宝异常高兴。最近几日,他总是喜欢自己走到茶几前抱着水果啃,虽然啃不动,但非常享受啃的过程。
儿童异物卡喉是家庭中常见的紧急情况,防儿童异物卡喉,平常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不给3岁以下的孩子吃整粒坚果或小果冻,避免食用带核的水果;孩子吃东西时,不要逗弄或追喂,避免在笑或哭闹时喂食;加强安全教育,明确告诉孩子不能把东西往鼻孔里塞,不能吃的东西不要含在嘴里…
气道异物是儿科常见的意外伤害,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气道异物往往会导致儿童呼吸不畅、剧烈咳嗽,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那么,如果儿童气道进入异物,应该如何辨别,又应该如何做呢?戳视频,听听专家怎么说。@所有人,订单式科普来啦!您有哪些健康问题赶紧来留言吧。
本报讯(记者 李涛)3岁女孩玩耍中,将玩具零件含在嘴里,不慎吞下。老人见孩子憋着通红的小脸,才明白咋回事,急忙喊人求助。12月1日上午,前进路南社区的网格员段秀凯入户出来,听到动静,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让女孩吐出卡在喉咙里的玩具零件,化险为夷。
阖家团圆的日子,大家开心地嗑着瓜子,悠哉地刷着手机,时不时和家人聊上几句,突然身边的孩子发出不同寻常的声音。全家的目光聚集,此时孩子已说不出话,满脸通红,糟了,被卡住了……节假日是享受喜悦、放松身心的日子,却也是儿童气管异物的高发期。
相信我们的粉丝朋友已经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还没学会的赶紧去学)但海姆立克急救法只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如果遇到1岁以下的婴儿发生异物卡喉应该怎么办呢河源市中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中医师袁家勇教大家拍背压胸法(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拍背压胸法(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开放气道
来源:【生命时报】受访专家: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首席代表 崔民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段清川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家璇近日,浙江杭州一个2岁幼童咳嗽50天未有好转,咳嗽声音像小狗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