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龙腾湾区,长虹卧波架通途。伶仃洋上,一条长达24公里的“钢铁巨龙”腾空而起,将珠江口东西两岸紧紧相连,深圳与珠海两大经济特区实现了半小时通达,“隔海若比邻”成为历史,“同城生活圈”翻开新篇。以桥为笔,画下珠江口“A”字形交通骨架的“关键一横”,两地发展迎来新时代。
文泰高速建成通车,标志着浙江实现全省陆域“县县通高速”。文泰高速全长56公里,总投资109亿元,穿越崇山峻岭,横贯浙南山区。连接温州文成至泰顺两个县,是浙江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被称为浙江的“天路”。这条高速地形条件差,施工难度大。
题:“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不断架起的长江大桥看“中国桥”建设发展成就。位于湖北东部的武穴长江公路大桥、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同时通车,这进一步完善了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和过江通道布局,对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乃至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是华东地区的交通要冲,在这里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曾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愿望。但是,这里江宽水急,地质条件复杂。曾有国外桥梁专家实地勘察后说:在南京造桥,不可能。就是在这个“不可能”的地方,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决定凭自己的力量跨越天堑。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图①:吊装最后一节钢梁。 图②:施工人员进行大桥主缆索夹安装。 图③: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施工现场局部。 图①②③为中铁大桥局供图 图④: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合龙现场。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合龙,红色“长龙”飞跃长江! 8月27日,长江铜陵段。
原标题:群峰嵯峨间,天堑变通途通讯员 李明瑛 任新维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兰德华“群峰嵯峨,四时多寒”。曾几何时,生活在四川大凉山的人们,面对险峻的山路和寒冷的天气,梦想拥有一条走出大山的平坦道路。如今,大凉山的交通状况正悄然发生变化。
1956年5月31日早晨,毛泽东乘飞机从长沙抵达武汉。稍作休息后,便乘坐小车到汉口码头,乘船察看正在进行施工的武汉长江大桥工程。1956年武汉长江大桥架设第一孔钢梁船驶过汉水后,沿着汉阳岸上行,从大桥二号墩和三号墩之间通过,接近鹦鹉洲时返回,经三号墩和四号墩之间下行。
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今年是“两路”通车70周年让我们通过数据来一睹雪域高原的交通变迁蜿蜒通途融入现代交通版图川藏、青藏公路见证了西藏70年的交通跨越与变迁今天的川藏、青藏公路早已不只是通行之路更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