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统计四野入关时,装备大小火炮数量达到9000多门。所以从锦州战役到攻克天津,再到渡江作战,正是因为有四野炮兵的加入,我军在攻城作战时终于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炸药爆破、土木作业的“土”方法,代之以万炮齐鸣、步炮协同的新模式。
1948年11月上旬,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大战之后的东北野战军尚未得到充分休整,即根据军委的命令,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等首长指挥下,于11月下旬入关(山海关)作战,配合其他野战军,开始了解放全中国的关内作战。
辽沈战役后,我东北野战军主力73万余人及随军民工15万人,千余门火炮,40余辆坦克装甲车,3000余辆汽车,8000余辆大车,10万余匹战马,兵分三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沿北宁线经兴城,绥中,跨过山海关包围天津、北平。
1948年,随着中国内战的不断升级,国共两党的对抗愈演愈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在这一时期采取了多项战略行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四野(第四野战军)入关的事件。四野入关的成功不仅是军事上的一次重大胜利,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在1948年辽沈战役前,东北我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100万人,其中野战部队兵力达到了70万人。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东北野战军补充了6万余名新兵和11万名解放战士,在补充了辽沈战役的减员后,野战军总兵力达到了80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