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陈大夫,你有没有出现过总是生病的情况,病好了没几天,就因为吹风或温度下降等原因,又一次生病,感觉自己不是在吃药,就是在吃药的路上,其实这是免疫力低下了,用我们中医的说法就是正气不足了,‘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句话就是说:只要我们身体里的正气充足,任何病邪都不能伤害我们。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治医师 高傲 □副主任医师 刘洋白天身心俱疲、精神不振,晚上却难以入睡;每天浑浑噩噩,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就算什么也不干,仍然觉得非常累……如果这些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善,那就要警惕得了“慢性疲劳综综合征”。
正气,健康的盾牌《黄帝内经》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时,就会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那么,如何判断自身正气是否充足?又该如何调理正气?如何判断自身正气是否充足?
中医认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当你的阳气处在一个固秘(饱满)的状态时,才能达到阴平阳密的健康状态。而人体所有器官、吃进去的食物,各种营养成份,这些东西是属于阴。因此阳气只能养,而无法补。阳气不足,易患5种小病痛1、手脚冰凉阳虚则生外寒,阳虚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手脚冰凉。
在前面的课程里,我跟大家分享了 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辨证经验分享:风寒、风热的内容,重点讲了外感病的“风寒外感证”和“风热外感证”这两个证,在本期,继续跟大家分享中医古法调治外感病的思路与我个人的经验,今天讲第三个证——“气虚外感”证。
夏季是一个容易让人。会让人感觉烦躁、易怒。前两天,有网友留言。口干舌燥,多喝水还是干,怎么办呀?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临床上常见的引起口舌干燥的病因因素有:1、阴虚内热:指体内阴液亏少使得阴不制阳,使阳气相对偏盛而生内热,因此阴津不足,常见口干渴、咽干、大便干结、小便黄少等症状表现。
暑热未退,立秋已至,今天(8月8日)迎来立秋节气。俗语说,立秋到,贴秋膘,但“秋补”不可盲目进行,“乱补”“错补”不仅容易发胖,还会导致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立秋到底该不该进补,饮食上又该注意什么呢?为什么“秋膘”容易贴出“三高”?苦夏环境消失秋补的习俗产生与古代生活状况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