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12月15日电 (记者 邓媛雯)音乐剧《尚伯岱车站》14日晚在珠海大剧院登场发布,为观众奉献一场传承与创新融合交汇的文化盛宴。据了解,该部音乐剧由广东金爵士文化产业管理有限公司出品,珠海传媒集团联合出品。该剧于2024年1月份进行正式首演后,在国内外进行巡演。
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6月22日在江苏扬州启动。今年已经70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平现场精彩演绎了《定军山》选段。王平唱了一辈子京剧,三岁练功,四岁学戏,七岁登台,至今还坚守在戏曲舞台上。
中国日报1月23日电 央华戏剧大型文化文旅融合项目《江南·十二场欢聚》1月22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本次活动由央华戏剧、大麦Mailive、优酷、吴江文旅集团共同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民营戏剧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9日讯(通讯员 袁星)春节期间,由涟源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体局主办,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承办的“送戏曲进景区”活动在美丽的湄江风景区持续性开展,从大年初二一直延续到初七,一场场热闹非凡的送戏进景区活动,让游客尽享文化盛宴。
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图②:戏剧《浮士德》剧照。 田 野摄 图③:戏剧《安·兰德》海报。 图④:戏剧《千里江山图》剧照。 图⑤:戏剧《雷雨》海报。 图③至图⑤为2024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组委会提供春夏之交的上海,被阳光、雨露和戏剧环绕。
汾阳路150号,是上海沪剧院所在地。1964年,上海中国画院在这里成立。一个甲子后,中国画和沪剧在这里“重逢”——为探索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新路径,8月19日,上海书画院和上海沪剧院合作设立“海派艺术发展实践基地”,推动海派书画与戏曲艺术的融合与创新。
原标题:以戏曲节目融合传播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晚会基于户外360度开放式主会场设置,融入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戏台等多种现实空间,依托XR、CG合成等数字技术手段,将戏曲艺术与文物古迹、诗词典籍、非遗文化、地域风情等元素紧密结合,拓展空间场景表达,强化空间叙事,让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在弦歌不辍的戏曲艺术中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作为新时代戏剧管理人才的重要培育基地,高度重视传统戏剧文化的育人工作,秉承传统戏剧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命,在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创新剧团建设工作、助力优质剧目产出等举措,推动传统戏剧文化与时俱进,让传统戏剧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成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强山西省长治市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根脉深厚,有“戏曲之乡”的美誉。沁县现存北魏石刻依稀可见“百戏”表演内容;唐代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期间初设梨园教坊,为戏曲播下种子;明末清初,长治地方戏曲孕育、成形、发展、壮大,流布上党及周边省市。
本报记者 毕京津图为俯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潘建勋摄核心阅读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全景式沉浸式戏剧主题公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用戏剧的方式传播文化,通过营造沉浸式体验、创新文旅表达,带领观众感受厚重的中原文化,吸引更多人了解河南、爱上河南。
吴秀卿 受访者供图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第十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韩国翻译家吴秀卿奔走于多个论坛与研讨会现场,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讲述自己对中国戏剧、中国文学的认识。连日来,她在多个场合向同行和朋友介绍中国戏剧近年来在韩国蓬勃发展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