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电网新能源装机达到6189万千瓦,占比历史性突破50%,新能源出力最高时占全省用电负荷的九成以上,绿电外送交易电量保持全国第一,新能源利用率连续7年超过97%,传统能源基地的含“新”量显著提升。
孝义市鹏飞实业有限公司焦炉煤气制氢项目区一角。本报记者王蕾摄伴随着“氢”风袭来,一场向“绿色氢港”迈进的能源革命正在吕梁蔚然成势。在位于孝义市的现代化工厂集群——鹏湾氢港产业园内,大型制氢装置巍峨挺立,其中一期2万吨焦炉煤气制氢项目已顺利投产,标志着该市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来源:人民日报 “叶片无法实现本地配套,运输成本高制约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集团”)新能源发展中心总经理宇小璞说。近期,作为山西风电装备产业链链主,太重集团对接江苏九鼎集团,力求补上产业链关键一环。
1月8日,运城市委五届八次全体会议暨运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总结2024年该市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确定了运城市经济“一城两区三门户”的发展目标,即: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积极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积极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示范区;倾力打
“长治是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与北京对口合作机遇,突出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升级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
“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快进,具有临汾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文化强市建设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群众,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迈出坚实步伐。”近日召开的临汾市委五届九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作了总结。
山西文旅集团清凉湾温泉康养小镇项目。冯晓磊摄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主动服务和融入发展新格局,真抓实干,攻坚克难,2024年,忻州市经济承压前行,在产业升级、能源革命、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取得了新发展,实现了新跃升,交出了新答卷。
位于晋中市榆次区的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吉利晋中基地)的甲醇重卡。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工作人员在位于工作人员在位于晋中市榆次区的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晋中市榆次区的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吉利晋中基地)甲醇重卡生产线上作业。
浓浓年味还未消散,晋城市各重点项目便迎来开复工热潮,广大建设者抢工期、抓进度,推动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奋力冲刺“开门红”。 日前,记者在省级重点工程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煤气化厂纯氧气化升级改造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有序进行电气仪表、设备、管道等安装工作。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杨珏今年4月30日,山西省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十四五”新装备规划》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山西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500亿元,年均增长12%,产业聚集程度显著提高,新装备规模效益大幅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支柱。
刚进办公室,山西省临汾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白建成就忙得团团转。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两部手机响个不停,“紫光产线落地推进群”“环保产业园施工进度群”等几个微信群不时闪现未读信息,他一边在电话里帮企业协调解决困难,一边在群里了解项目进展。快节奏的背后,是一份“快”字当头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