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豆瑞华 弟辰晨):陕西西安的“90后”女生兰青是一名自由摄影师,她免费为农村50岁以上的老人拍摄写真大片。她就地取材搭建场景,找服装、道具,让农村的老人们变身时尚模特。至今一年多,兰青已拍摄了70多位老人。
在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是从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走过来的人,他们节俭一生,为家也操劳了一生,到了晚年,不能外出赚钱,耕种身体不允许,只能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尽管儿女们嘱咐过多次在家安享晚年,可老人们只要有机会,就会偷偷地溜到地里。
“很多农村的老人,他们除了身份证,是没拥有过其他照片的,人生的后半程,他们在家中守望、直面死亡。”从2019年开始,江汉陆续拍摄了200多位农村老人,这些老人大多高龄,独自留守在村里,江汉与之交谈,倾听他们的故事,然后用镜头将他们定格下来。
在繁华喧嚣的现代都市之外,有那么一方静谧的角落,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关乎岁月、关于坚韧,更关于那些在农村默默耕耘了一生的空巢、留守老人们。他们的身影,在晨曦与黄昏中渐渐模糊,而他们的心灵深处,却藏着对生命最质朴的渴望 —— 一张属于自己的、笑得灿烂的照片。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0日电 (魏琳瑛 王欣悦)“奶奶,眼睛再睁大一些”“爷爷,头往右边稍微侧一点,笑一笑漏出牙齿”“对,非常好,再看一下我的镜头”……包括6位港澳台侨学生在内的华侨大学学生融媒体中心记者志愿服务队,18日走进永春县上沙村和楚安村,开展“侨 光影岁月”主题活动。
红网时刻新闻7月22日讯(通讯员 彭绍兵 许志言)“爷爷,看镜头,笑一个,1-2-3……”7月20日一大早,永兴县便江街道文洞村大塘组的一户农户房前,随着一阵清脆悦耳的“咔嚓”声,李爷爷欢快的倩影在镜头下定格成幸福的瞬间。
“老人说,这是他人生第一张正式的相片。”“这张,可能是大爷和大娘结婚50多年来的第一张合影”……在浙江诸暨市摄影家协会会长马健虎的电脑里,一张张以“陌生老人”为主角的照片按村庄名字分门别类,被用心地保存在一个名为“我为幸福留光影”的文件夹中。
红网时刻新闻9月14日讯(通讯员 邱昱桦)近日,在郴州市文联的指导下,许家洞镇联合青恋摄影工作室开展“‘关爱一老一小’最美乡村摄影”公益活动,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拍摄“夕阳美”照片,留下温暖瞬间和珍贵记忆。
为满足偏远山区农村老人拍摄肖像照的需求,2020年以来,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岁月年轮”敬老摄影服务队的60余名志愿者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先后走遍了70余个偏远山村,把摄影棚搬到村民家门口,免费为6700多名乡村老人定格“最美笑容”。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马俊杰 见习记者 刘帆风(受访者供图)日前,在宁德市周宁县李墩镇楼坪村,一群摄影师携带着相机、镜头、三脚架、蓝色的背景布和照片打印机等,来到村中的一处房舍中。不少老人已提前接到通知,在此等候多时了。
江苏宿迁,方联合发现很多村民一辈子都在田间种植花木,没有拍过好看的照片。重阳节前,他拿起相机为村里7旬老人拍了一组古装大片。从田间地头的花农穿越到2000年前的人物,老人们乐开了花,“一辈子都没这么激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徐士洁 张潘 见习记者 任洁 张家界报道张家界市慈利县杨家坪村。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网时刻新闻发起“乡村公益照相馆”项目计划,记录和展现乡村老人的精神风貌。近日,“乡村公益照相馆”第七站,我们来到了杨家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