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钟鼓楼微信公众号8月8日消息,北京钟鼓楼定于8月12日(周六)、19日(周六)推出为期两天的走进钟鼓楼免费参观体验活动。每个免费开放日限200人,需要参与者提前预约。活动当天不再接待其他游客和团队。
廖靖文扫码看视频北京时间 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五年来,我们国家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本期“北京时间”,我来到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起点的钟鼓楼,来探访这里“排长龙”背后“时间的故事”。
北京钟鼓楼(鼓楼、钟楼)始建于元代,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作为一组高大巍峨的“时间建筑”,钟鼓楼前后纵置、互相衬托着矗立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既是扼守“紫禁后护”的重要城市地标,也是“号令全城”的报时中心。如今,钟鼓楼成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春英 摄阴雨天里,游览西安钟鼓楼阴雨天里,游览西安钟鼓楼阴雨天里,游览西安钟鼓楼阴雨天里,游览西安钟鼓楼阴雨天里,游览西安钟鼓楼阴雨天里,游览西安钟鼓楼阴雨天里,游览西安钟鼓楼阴雨天里,游览西安钟鼓楼阴雨天里,游览西安钟鼓楼阴雨天里,游览西安钟鼓楼阴雨天里,游览西安钟鼓楼
北京钟鼓楼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包括钟楼、鼓楼两幢气势恢宏的古建筑,与周围青砖灰瓦的民居形成鲜明对比。明清时期,钟楼、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的功能。而今,游客来此参观,不仅可以参观主题展览、欣赏鼓楼上的击鼓表演,还能远望景山公园万春亭、北海公园白塔、“中国尊”等建筑。
北京鼓楼、钟楼,又称“北京钟鼓楼”,位于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是元、明、清三朝的报时中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修,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修鼓楼,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钟楼 。钟鼓楼作为古都的报时中心,击鼓撞钟极有规律。
今年7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中轴线上标志性的建筑钟鼓楼,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成为“网红”景点又将如何展现历史文化魅力?
来源:经济日报暮鼓晨钟。作为中轴线北端的地标建筑,位于北京地安门外大街的钟鼓楼与天安门、端门、故宫构成的朝堂区域共同组成《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都城规划范式。如今,在现代科技加持下,古老的钟鼓楼焕发新的光彩。
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有钟鼓楼。北京钟鼓楼屹立在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始建于元朝,成为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时间的故事中轴线主题常设展,在不对文物建筑造成干扰的前提下,以数字技术注入展示内容。展览结合北京中轴线,将北京钟鼓楼的个体和北京中轴线的整体统一在时间这一主题下。
11月18日,根据作家刘心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同名原创话剧《钟鼓楼》,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钟鼓楼》是刘心武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讲述了钟鼓楼下一座拥有四户人家的北京四合院中,以薛家二儿子薛纪跃的婚礼为主线,勾勒出一曲热热闹闹的“80年代京味市民交响曲”,一幅盛满烟火味道的“老北京清明上河图”。
“是‘低头思故乡’!”8 月 10 日,西安钟楼上4岁的广东女孩茉莉开心地和“织女”对诗成功,拿到了下一关的“通行证”。这是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为前来参观的游客送上以“七夕文化趣传承 博物馆中乐相逢”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活动中的一幕,多个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环节让广大游客直呼有趣。
来源:环球网 推介语:在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际,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推出《对称北京城 打卡中轴线》系列视频,节目设计以青年群体的“骑行热”趋势为切入点,以收集和完成“北京对称汉字图鉴”为主线任务,以“Z世代”喜闻乐见的打卡挑战、互动体验为主要展现形式,邀请外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