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回头看整个苏德战争的全景,从德军先发制人,到苏军绝地反击,最终两国决出了高下。这场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打仗的时候不仅要清楚地定位自己的实力,还要考虑双方实力的悬殊差距,最后要选对能够在关键时刻雪中送炭的朋友!
而斯大林也早就看希特勒不对劲,在德国纳粹党上台的时候,纳粹就已经向苏联输送了一定的颠覆势力,斯大林没有对这些亲德分子动手,但是后来1936年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向斯大林透露,德国近期准备对苏联进行颠覆行动,同时发现的德国人和捷克苏联大使馆的一些人互相传递信件。
译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巴巴罗萨行动:1941,绝对战争》一书,就详实地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并深入挖掘了德国入侵苏联的历史原因,从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讲述了两个国家之间斩不断的爱恨纠葛,并在此基础上对这场军事行动的双方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上至宏观战略的制定过程、集团军群的指挥调度,下到前线士兵的亲身经历、战争难民的痛苦遭遇,无不惊心动魄,读来酣畅淋漓。
文 | 通透历史编辑 |通透历史一场苏联跟德国两个国家的强悍对决,一场激烈的战斗。为什么强悍如苏联都遭到这么严重的损失?德国又是怎样的打法以少胜多的呢?又为什么会有二战“绞肉机”的称号?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下勒热夫战役的故事。
第三章“蓝色行动” 第三章“蓝色行动” 一、序幕:哈尔科夫的灾难 1. 铁木辛哥的野心计划 1942年春天的泥泞终于过去。积雪消散,春洪冲刷过后,道路逐渐干燥,辽阔的原野鲜花盛开,散布着白骨和钢铁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