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1月1日,在柘城县远襄镇南街村“泥人李”世家艺术馆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亚伟带领学生创作泥塑。为庆祝元旦和迎接农历蛇年的到来,他带领学生创作了10余种“蛇元素”非遗泥塑文创卡通作品,一个个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泥塑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
进入农历腊月,十二地支中的蛇年春节临近,由闻喜县省级布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静创办的“姥姥和我”布艺绣作工坊精心设计的富含“蛇元素”吉祥文化内涵的布艺文创产品,迎来线上线下订单纷至沓来的销售高潮,工坊本部和哈尔滨、宁夏、大同、西安等地的合作工坊满负荷日夜加班绣制,依然供不应求。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春节临近,山东日照的非遗传承人将蛇年生肖元素融入地方特色美食“花饽饽”和工艺品当中,成为年货市场的新热点。与此同时,当地的玫瑰鲜切花也迎来销售旺季。山东日照东港区,花饽饽制作人袁霞正在工作室里制作“萌蛇”花饽饽。
近日,在青岛市级非遗臻艺贝雕的工坊里,为了迎接蛇年新春,艺人们怀揣着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创新精神,着手打造出独具魅力的蛇年卡通贝雕工艺品。首先,在选材上,艺人们精挑细选各类贝壳。设计环节,艺人们巧妙地将传统蛇的形象与现代卡通元素相结合。
随着农历蛇年的临近,节日氛围愈发浓郁,一系列蕴含吉祥寓意的蛇元素绣品和文创产品丰富了春节市场,为传统节日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记者在一些鲁锦线上生活体验馆发现,新意满满的鲁锦生肖蛇系列文创产品“己柿如意”火热出圈。
当回收的废旧纸板化身为含有蛇年元素、元宵元素的艺术装置,吸引了众多居民围观打卡。一场由“楼道堆物”发起的头脑风暴,最终促成了一系列“变废为宝”的活动,也把环保的理念深耕于居民心中。点击观看视频↑近日,“凌聚”废旧纸箱艺术再生节在西陵家宅路街区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