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辽宁的艾女士(化姓)在网络平台发帖称,自己因在线下购买十几盒“驻妍”品牌的面膜一个人用不完,遂将一部分该面膜挂在二手销售平台“闲鱼”上出售,被两位自称品牌方的账号私信,称不下架产品将“起诉处理”,并发给了艾女士一份起诉状。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张逸菲 实习生 孙轶哲 袁艺格茶饮赛道火热,不少人将目光投向加盟,想着背靠大树好乘凉。而在郑州,有奶茶店加盟商称,在合同期内一直赔钱,还被品牌方起诉。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儿?想要加盟,又该如何“避坑”?
大皖新闻讯 6月3日,记者查询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广州悦创实业有限公司新增一条开庭公告信息,被告为佛山市爆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张继科,案由为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将于7月1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企查查APP显示,张继科作为被告。
如今,不少消费者在购物前,都习惯看一下“测评博主”的视频做做功课。但,“测评博主”对商品发表意见时,一些言论也可能带来法律风险,这其中的边界,应当如何拿捏呢?日前,上海青浦法院就审理了一起相关案件。品牌方起诉测评博主索赔美动公司(化名)是一家知名运动品牌公司,名下有多个跑鞋产品。
商场内的商铺屡次侵权,即使在接到品牌方发出的律师函后,依然没能杜绝,最终商场因“共同侵权”,被判决赔偿品牌方……无锡市滨湖法院审结一起涉外知产案件,无锡一商场被判决赔偿国外品牌方15万元,这也是无锡首起商场被品牌方起诉并被判赔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