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京东金融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甚至一度登上了热搜榜。消息称,京东金融的某款理财产品出现了挤兑现象,用户纷纷表示要将自己的资金赎回,这一情况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甚至一度传出京东金融被要求暂停相关业务的传闻。
每当行情来临,股民和基民越是情绪高涨,世龙(化名)的工作就越繁忙。世龙是京东金融App的客服人员,整个国庆假期都在加班加点工作:清晨冲一杯润喉茶,在工位翻看完基金公告和知识库更新,就开始新一天的忙碌。9月24日股市飙涨以来,已经有超过2880亿元资金流入权益类ETF市场。
10月18日凌晨,一张声称京东金融理财产品巨额提现无法赎回的截图在各社交平台流传。截图显示“当前产品触发巨额赎回,请于下一赎回开放日再试。”此事引起持续关注,有不少网友表示担忧。 18日12时许,@京东发言人 发文回应此事称,京东金融平台不存在网传“挤兑”,相关言论完全失实。
“在京东金融App,我不仅学到了如何理财,更学会了如何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近日,一位名为“喵星人爱养基”的95后全职宝妈在京东金融App社区写下动态,喜悦之心溢于言表。自称“喵总”的她有一个2岁的宝贝,丈夫在证券公司工作。
最近很多大厂员工都拿到了年终奖,开始为这笔钱琢磨个好去处。3月27日,有大厂员工发现:在京东App的京东财富页面和京东金融App上,搜索自家“公司名+员工”,例如 “美团员工”、“字节员工”,会跳到一个大厂员工理财的专属页面,该页面里有给大厂员工的福利理财红包补贴。
龙年春节后,A股市场表现强劲。2月23日,沪指收复3000点,创近三个月新高。这一走势不仅让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也让基金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利好。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基金销售也呈现出火爆态势,尤其是权益类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
10月18日,京东金融平台遭“挤兑”的消息在网络传播并引起关注,该消息与一张声称京东金融理财产品巨额提现无法赎回的截图关联起来。对此,京东金融方面对第一财经表示,京东金融平台不存在网传“挤兑”情况,相关言论完全失实。另有内部人士称,京东金融平台并未销售过上述截图中的产品。
10月18日,“京东金融挤兑”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争议。对此,京东金融向界面新闻表示,京东金融平台不存在网传“挤兑”,相关言论完全失实。稍早前,一张声称京东金融理财产品巨额提现无法赎回的截图在互联网上流传。
京东金融遭到集体挤兑?10月18日,京东方面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京东金融平台不存在网传“挤兑”,相关言论完全失实。用户在京东金融的资金均由持牌金融机构管理,受到法律的监管和保护,各类理财产品都在正常运营中。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据媒体报道,10月18日凌晨,一张声称京东金融理财产品巨额提现无法赎回的截图在各社交平台流传。截图显示“当前产品触发巨额赎回,请于下一赎回开放日再试。”随着舆论发酵,不少网友表示担忧。对此,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向京东金融官方求证。
2024开年,已有业内人士迫不及待地对2023年互联网零钱理财主流平台的收益做了分析,排名显示,2023年1月3日,至2023年12月29日期间,京东平台零钱理财全年的7日年化收益均值最高,高达1.9216%。
在2024开年以来A股市场接连下挫、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的“惊险”行情中,雪球产品进入密集敲入区域。近期,一帧“某明星雪球产品爆仓,现身券商总部”的网传图片登上热搜,虽然券商相关负责人证伪,但陆续有雪球产品敲入的事实已经发生,引发了普通投资者对雪球产品风险的关注。
与社交媒体“人均中产”不同,懂生活的成年人不一定非得穿着lululemon做瑜伽,身披始祖鸟、脚套索罗门去户外,也不急于在朋友圈晒马拉松成绩、分享新开的高端素食餐厅,只为营造一个中产的社交形象,反而坚信:如果钱不能带来更多的钱,那么花每一分都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