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宝级黄花梨家具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相遇,为观众带来的不仅是一场个人家具作品展,也是一次当代传统家具设计制作的成果展现。展览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9月28日,“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0展厅启幕。
我是一个60后设计、制作红木30余年的手艺人,85年开始,从事传统家具制作,88年在苏州开始制作红木家具(紫檀、黄花梨、红酸枝等名贵红木)后被聘到广州,上海,北京红木厂家任大师傅,有苏作,广作,京作之丰富经验,北京有自已红营20年红木家具厂。
黄花梨是我们中国人用了几百年的一种木材。古人喜欢它行云流水般的纹路,用它做家具。现代人喜欢它鬼脸般变化莫测的纹路,用它做手串、做文玩摆件。那么商人呢?喜欢真真假假掺乎在一起卖,获取利益。 面对这种现象,喜欢黄花梨的我们应怎么挑选黄花梨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关于黄花梨的一些问题。
原标题:王明珍:“黄花梨改变了我的命运”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安明在海口“黄花梨小镇”龙泉镇上,有一家专业的黄花梨家具厂,今年56岁的王明珍是这里的负责人。他长期从事黄花梨家具制作,是海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首届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入选“南海系列”育才计划(南海工匠)。
■ 杨江波土地乃生命之基,它滋养万物以哺育生灵。不同的地质和土壤,孕育出不同的生态环境、产业形态,也影响着依附于土地的人们的谋生方式、饮食结构、风俗习惯等,这些均可称为土地文化。从全国视野看,中华文化的范畴内有黄土文化、黑土文化等文化类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仙游木雕产业兴起,正值青年的吴永强进入了木雕行业,从学徒到大工,再到创建自己的品牌,他见证过行业的繁花似锦——几条街的木雕工坊,浩浩荡荡几万名木雕从业者,也亲历了如今人才培养的后续乏力,作为这个行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工美大师吴永强对于木雕有着太多的期冀与不舍。
周凤炎在制作中周凤炎“海黄”壶作品周凤炎的“海黄”壶系列文\图海南日报记者陈蔚林“海黄”,海南黄花梨的简称,原产地在海南,尤以昌江王下地区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海南黄花梨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历代制壶高手视“海黄”为尊贵,好料难寻,得之轻易不敢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