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大寒这天,有“食糯、打牙祭”的习俗。趁着天冷,不妨尝尝以糙糯米为主要原料酿造而成的揭西火炙娘酒。在揭西县第七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揭西火炙娘酒酿造技艺榜上有名。火炙娘酒,又称黄酒或客家娘酒,是我国古老的酒种之一。
酿造一坛娘酒需要选米、洗米、浸米、蒸米等十余道工艺。图为选米。岭南酒文化博物馆内的酒埕。肥肉浸泡在米酒之中。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传承人梁思宇用碗装起白酒。扫码看视频是欢伯(酒的别称,出自汉代焦延寿的“酒为欢伯,除忧来乐”)也是诗意,是琼浆也是生活,古今的酒承载了太多故事和情绪。
客家娘酒是客家人节日餐桌上的必备食品,也是客家妇女坐月子时的常用滋补品,温着喝,暖身又暖心。客家娘酒又叫客家黄酒,是用糯米蒸成饭后加酒曲酿制而成,呈米白色,口感味甜、绵醇,酒精度低,富含葡萄糖和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