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9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周益帆)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各地的高考阅卷工作正在进行中。在网络上,围绕着高考志愿填报、规划的宣传铺天盖地,推销最火热的还是“1对1”高考志愿规划服务。
高考志愿填报的热度延续至今。 2024年高考出分之际,高考志愿填报行业的“顶流”张雪峰的名字又一次频繁登上热搜。他所创办的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售价高达11999元及17999元的“梦想卡”与“圆梦卡”,在3小时内售罄,狂斩3亿元。
新华视点|一些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有“套路”“科学填报志愿,珍惜每一分”“填个好志愿,上个好大学”……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再次成为热点。近期,一些机构面向考生推出各种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价格动辄数千元、上万元,有的甚至近2万元。这笔钱花得靠谱吗?“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每年高考季,张雪峰都会因为报考和选专业的言论出圈,他名下公司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也销售火爆。在张雪峰带动下,高考志愿规划师被更多人关注,从业者也逐年增多。艾媒咨询调研的数据显示,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的规模约为9.5亿元,是2016年的7.3倍。
随着2024年高考结束,志愿填报成了全国1342万高考考生最为关心的话题,这一背景下,付费填报志愿的资费也水涨船高,例如某教育赛道顶流网红老师旗下的公司推出了三档志愿服务价格,分别为8999元、15999元、17999元,让不少家长直呼“买不起”。
高考落幕,志愿填报即将提上日程。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瞄准家长焦虑心态,从数百元的智能填报,到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一对一服务,推出的产品五花八门。除了应届高考生以外,一些机构甚至盯上了高二学生。然而,看似专业的高考志愿规划师,真的靠谱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实习生 徐凯舟 广州、兰州报道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越来越红火,这一次多个AI模型都已经入局。“填写自己的分数、科目、区域,一键出志愿。也可以像和小爱同学、小度那样的语音聊天,7×24小时陪聊高考志愿相关问题。
高考之后如何填报志愿?有家长认为,“七分考三分报”,愿意花三四千元甚至上万元请机构或专家帮孩子填报志愿。花钱报志愿,到底值不值?近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了武汉3家教育咨询机构,同时采访了3位曾经“花钱报志愿”的学生或家长。3家教育咨询机构的收费都不低。
6月23日起,全国各地将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如何填报志愿成了很多考生即将面临的“大考”。一些机构瞄准这一商机,渲染焦虑、过度营销,声称利用“内部数据”可提供一对一“精准”填报志愿服务,收费从几千元至数万元。
每年高考季,张雪峰都会因为报考和选专业的言论出圈,他名下公司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也销售火爆。在张雪峰带动下,高考志愿规划师被更多人关注,从业者也逐年增多。艾媒咨询调研的数据显示,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的规模约为9.5亿元,是2016年的7.3倍。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刘文琴报道:“志愿报得好,弥补50分差距”“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这样的话术你耳熟吗?随着2024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瞄准家长焦虑心态,已经陆续推出了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不少售价上万元。
高考填报市场为何如此火爆?北京青年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火爆的背后是商家利用信息差贩卖焦虑,也折射出考生对自身发展规划的迷茫,部分学校、家长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也存在缺位。专家建议,考生填报志愿要自己做主,不能一味听从辅导机构的意见,学校也应将职业生涯规划课前置至整个高中阶段。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套路重重,不少家长一头雾水 ——花钱填报志愿,能否买个明白“要填的志愿有几十个,实在难以抉择”“光是计算机类的专业就有十几个,根本不了解专业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6月24日晚,江苏高考出分,高考志愿填报进入“白热化阶段”。
近日,全国各地将陆续公布高考成绩。作为迈进大学的最后一“关”,如何填报志愿成了很多考生即将面临的“大考”。一些机构瞄准这一商机,渲染焦虑、过度营销,声称利用“内部数据”可提供一对一“精准”填报志愿服务,收费从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志愿填报服务市场乱象丛生。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通了高考分数查询,眼下最受关注的话题就是“高考志愿填报”。与往年相比,今年填志愿工作出现了一股“AI”热。各种各样的AI填志愿软件大行其道,考生只要输入分数等信息,即刻就能生成一张详细的选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