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上坟’和‘吊孝’这两件事很多人肯定也都不陌生,因为这两件事是丧葬文化当中很重要的两件事,上坟是怀念逝者的一种行为而吊孝是表达对逝者的哀痛,中国历来都是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国家,而为什么要说“人到七十不上坟,年过八十不吊孝”呢?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生活在农村,早在孩提时代,就被家里的老人叮嘱要注重孝道文化的传承,尤其是上坟祭祖这样的传统孝道活动,人们对此颇为重视。而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此理解又有所不同。那么,农村俗语“人到七十不上坟,年过八十不吊孝”,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比如老话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在过去70岁确实是古稀之年了,当时的医疗条件差,生活水平也不高,能活到70岁是很长寿了的。
为什么70不上坟,80不烧纸,原因没那么深奥,看完你就知道。清明节是我们祭祀祖先的日子,是我们一辈一辈留下来的好传统!可老人常说七十不上坟,八十不烧纸是怎么回事,有人说是搞封建迷信吗?当然不是,这是大伙总结出来的经验。当然了我们现在讲究的是文明祭祀,用鲜花代替了纸钱。
今天是清明假期前一天,今天结束之后,就开始进入清明节假期,明天就正式开启清明节休假模式,而清明节还有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仪式,那就是清明上坟,目的就是扫墓祭祖,是缅怀逝者先人,传承孝道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活动,所以,很多人已经翘首企盼,清明节能够回家扫墓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