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凌建军)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经啮齿类动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可伴有恶心、呕吐、腰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程度不同的出血表现,常累及肾脏。流行性出血热可以引发严重的出血和多器官衰竭,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近日,一位家住晋江陈埭的青年男性出现了发热、高烧 40.2℃,并伴有全身酸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他在卫生所接受静滴治疗后症状并没有缓解,随后被转诊到了泉州市第一医院。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和诊断,最终被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什么是出血热,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
流行性出血热是乙类传染病,国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并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具有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发病远高于春季。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秋冬季节要紧绷一根弦——提防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是什么?出血热的潜伏期为4-48天,一般为2周。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在我国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地区常有病例报告。传播途径和高危行为是什么?1.直接接触传播。被感染的鼠咬伤,或破损皮肤、口腔、鼻等黏膜接触了其排泄物、尿液或唾液等。2.呼吸道传播。
最新进展:吃草莓会得出血热?专家辟谣:两者无关专家:吃草莓和出血热无关西安交大一附院传染科副主任叶峰认为,出血热跟吃草莓没有关系,出血热的传染源为老鼠。“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可能是老鼠的排泄物,比如大小便等,当这些污染物污染到了一些物品,且物品没有经过清洗便被人接触,就有可能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