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惜品诗投稿人|小安前言在接近过年的时候,隔壁村有一家在给80岁老人过寿,请了好多的人,而我的朋友有一个老外朋友,这段时间正在这边玩。朋友说这是他爷爷的姐姐的80岁的生日,所以家里能来的都会来给她祝寿。于是决定带着这位老外一起去参加寿宴。
来源:中国日报网 5月21日,“中国有约·相约福建”2024年国际媒体采访团来到福建南靖云水谣古镇,@迪拜中阿卫视 记者阿思玛在这里体验了客家婚俗。首次试穿中国传统婚服的她表示非常开心,希望所有外国人都亲自来此感受。
撰文 / 陈静摄影 / 陈静在数字电视还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福建人看得最多的就是东南电视台的东南卫视和综合频道,那时候的综艺先锋和酷酷小童星是每周必看的节目之一,如果这些你都还记得,那你也会记得那些节目里的常客,阿拉丁。当当!就是他!是不是很眼熟?
7月30日是国际友谊日值此之际来认识一群外国友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与福建结下了跨越国界的“友谊”远道而来的他们都曾踏足过福建这片土地见证了中国的变化与发展谱写出一段段精彩故事并把“福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欧洲商人泉州纪行——世界的《光明之城》1271年,意大利的商人雅各·德安
中新社福州1月28日电 题:外国人在福州过中国春节 于非遗里寻“福”作者 叶秋云“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它充满了魅力和深厚的底蕴。”1月28日农历除夕,来自菲律宾的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生郭信芳认真细心地剪着窗花,一剪一折,一朵红花跃然而出。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地域文化的差异造就了各地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当一位来自东北的女子小李第一次前去福建参加大学室友的婚礼,她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并且也给大学室友准备了500元的红包当做份子钱,然而,当一道道精美的菜肴上桌后,小李不禁有些慌了神。
“咚咚锵,咚咚锵……”2日,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非遗项目、歌舞表演轮番上阵,叫卖声此起彼伏。此情此景让11名在榕过年的外国友人特别兴奋、新奇。当天,他们应市外办邀请,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闽都文化”,感受浓厚的新春氛围。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对于福建大多数人的印象均是停留在一首首耳熟能详的闽南歌上,此外那里有着数不尽的海产美食以及亮丽的海岸线,因为福建占据天然的地理优势,近些年发展在我国前列,整体的生活水平大致能用“豪横”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