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最近放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声称自家新研发的模型在性能上已经把DeepSeek甩在了后头。DeepSeek热度还末减,阿里这消息一出,整个AI界都又炸开了锅,毕竟DeepSeek在自然语言处理这块儿,可是有着不小的名气。
“大模型是中型公司的机会,它既有比小公司更多的资源,又有All in的决心。”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编辑|李薇图片来源|受访者2023年春节后,APUS创始人、CEO李涛在公司提出一项明确的要求——全员必须All in人工智能。
此次,钛媒体AGI梳理了2023年至今,阿里、百度、字节、腾讯、华为、小红书、美图、科大讯飞、三六零8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在 AI 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共计包含50款AI大模型及AI应用,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互联网大厂在AI领域的最新技术动向。
本文深入剖析全球各大公司推出的大型语言模型,包括 OpenAI 的 GPT 系列、Google 的 PaLM、DeepSeek、Meta 的 LLaMA 以及百度文心一言,从模型特点、优势与劣势等维度进行详细对比。
国产大模型,密集放大招。2月12日,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团队发布消息称,团队提出了全新的稀疏模型架构UltraMem,可有效解决MoE(Mixtureof Experts,混合专家模型)推理时高额的访存问题,推理速度较MoE架构提升2—6倍,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
在 Bert 问世之处,在 NLP 领域也算是一颗炸弹,同时在许多自然语言处理的常见任务如情感分析、命名实体识别等中都刷到了 SOTA,Bert 家族的出色代表除了谷歌提出的 Bert 、ALBert之外,还有百度的 ERNIE、Meta 的 RoBERTa、微软的 DeBERTa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