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卫兵们用棍棒夹着他的骨架令其转身时,油锅却“砰”地一声爆响,热油飞溅烫得在场的人们嗷嗷乱叫,其骨架到底也没转过身来。那位被肢解、下油锅、死而不拜的人叫铁铉,回族,河南邓州三里桥铁家营人,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
在济南大明湖西北岸,有一处民族形式的园林庭院名为铁公祠,是大明湖中的一处园中之园。原铁公祠始建于老城西门外,因年久失修早已荒废。清乾隆57年,由时任山东盐运使阿林保捐资重建。因为阿林保是南方人,所以这座铁公祠的建筑风格兼具南北造园的精华。清道光21年,山东布政使杨庆琛重建。
邓州市的双忠祠依旧修缮完毕,铁骨铮铮的铁铉和张巡马上查展现在大家面前,并开始向游人开放,市民们又多了一处游玩、娱乐的好去处。铁铉(1366-1402)明河南邓州人,洪武时由礼科给事中调任都督府断事。太祖亲命其字鼎石。惠帝时任山东参政。
邓州忠烈铁铉杨德堂铁铉像铁铉(1366年—1402年),邓州人,回族。明洪武年间,由太学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机智灵敏,奏对详明,尤其善于决断疑难案子,被朱元璋视为栋梁之才,赐字“鼎石”。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
在《山河月明》这两天的剧集中,最突出的戏剧冲突莫过于朱元璋欲擒故纵,将朱棣夺爵下狱,演得一手苦肉计几乎骗过朝野,趁着贪腐官员放松警惕之际骤然收网,大破“空印案”...从燕王死党到与朱棣公然反目甚至痛下杀手,中间发生了什么?
铁铉对抗靖难之役的英勇故事前言在中国古老的历史河流里,有数不清的英雄好汉,凭着一身本事和高尚的品行,给历史书添上了重重的一笔。明朝初年的铁铉,就是这样一位让人打心眼里佩服的角色。他靠着坚定不移的忠心、过人的胆量和机智,在那场靖难之役里,活脱脱展示了一个忠臣的钢铁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