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白尿是什么?蛋白尿,顾名思义,就是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肾脏会过滤掉血液中的大部分蛋白质,确保它们不会随尿液排出。但当肾脏受到损伤或疾病侵袭时,这种过滤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蛋白质“偷偷”溜进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生理性的蛋白尿常见于运动以后的蛋白尿以及泌尿系感染、发烧、寒冷刺激,年轻人在直立状态下由于脊柱前突也可以出现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把医生情况纠正以后可以消失,主要是病理性蛋白尿,包括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以及组织性蛋白尿等。
1.正常人的尿液中也有少量蛋白,正常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150mg以内。2.发现尿蛋白升高,首先要复查,因为普通人(没有肾病的人)一过性蛋白尿很常见。3.一过性蛋白尿是指短暂出现、不持续的蛋白尿,多见于年轻人,发热、剧烈运动、泌尿系感染是常见原因。4.
肾病早期处于炎症反应阶段,此时蛋白漏出情况尚轻,多数肾友蛋白尿都在3.5g以下,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药物配合治疗,一般都能控制住,但随着肾功能进展,大量蛋白漏出形成大量蛋白尿,再用激素治疗可能效果就没那么明显,甚至因为感染、药物、饮食不当等因素会出现反复治,反复复发的情况,难以控制在更低水平。
什么是尿蛋白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蛋白尿可以用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分期和治疗监测,也可作为终末期肾病、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的危险预测指标。尿液生化分析: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 150mg 或尿蛋白 / 肌酐比值> 200mg/g 称为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