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玉玲)从鹤峰县挂壁公路雕岩往下,过两河口大桥,再行一公里左右,左边一条小路往上大约两公里的样子,就看到藏在大山坡上延绵不尽的“青纱帐”,这里在去年的时候还是一片荒山,经过人们的改造,今年这里种上了箬叶、青钱柳和水果玉米,变成了希望的田野。
彭博社7月12日报道,原题:“养活中国”行动正将荒地变成农田 努力增加耕地面积正成为中国加强粮食自给自足行动的基石。通过推动技术发展和增加支出将盐碱地和污染土地变成大片耕地,是中国努力为民众种植足够粮食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豌“现在正在育苗,等月底,这里就要全部种上西瓜了,这是一次全新尝试!”12月18日,定安县龙门镇里沙塘村,站在一片等待播种的土地前,该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莫壮智一脸憧憬地对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说。
本报记者 阮智愚 通讯员 徐逸森 张进掌上咸宁报道4月16日,走进通山县闯王镇龟墩村,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一条公路穿梭青山绿水间,一项项产业正激活龟墩村乡村振兴发展。走在农村公路上放眼望去,梨园里的梨树郁郁葱葱,农田间阡陌纵横。很难想象,这片兴旺的村景,是由一片荒滩改造而来。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头条看见彼此# #文章首发挑战赛#明明是已经耕作多年的良田,竟被装作“荒山”再改造一次,赚上国家2000多万的补贴!浙江一村庄把“山改田”玩出花来,可怜的村民举报无门,国人叹息,网友直呼:“这农田补贴还能真正到农民手里吗?”农田补贴沦为“生财之道”?
深挖粮食增产潜力 湖南日报7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昌小英 通讯员 肖斌辉 张海兵)今天,新邵县雀塘镇农技员袁利辉到草塘村高山岗,指导种植户柳成云开展大豆玉米套种病虫害防治。“科学种植,大豆和玉米的长势都很好。”柳成云说。 高山岗原是一片石漠化严重的荒山。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7日电 (曹晓燕 苏忠国)在泸州市叙永县大石镇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一个静谧的小山村,今年它成为了人们十分喜爱的又一个网红打卡地。电力赋能助荒地变良田。叙永县融媒体中心供图沿着林木森森的乡村公路往陡壁峡谷深处前行,一大片明艳的金黄跃然入目。
编者按: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为讲述“湖南省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故事,充分展示湖南省在集约节约用地和耕地保护方面的工作成果,即日起,红网及14个市州分站联动,推出《珍爱土地 湖南行动》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来源:【广安日报-广安在线】近年来,华蓥市华龙街道不断加大撂荒地和荒山荒坡的开发、改良和利用力度,引进主要生产经营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盛世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东方村和沙坝村盘活1000余亩撂荒地、瘠薄地和渍害田,种植“稻香杯”优质水稻等粮食作物,确保了土地增值,粮食增产增效。
农事催人忙,不负好春光。仲春时节,在开阳县宅吉乡高标准农田,农用机械轰鸣,农机手驾驶着农用机在田间不停地穿梭,翻耕农田。工人们忙着往农田里灌水,为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增收提供保障,夯实粮仓“耕”基。高标准农田灌溉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