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条文第四二、四三: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感冒的时候,身体会痛的,马上要想到麻黄汤,而多了生姜、大枣、石膏就是为了「烦躁,烦躁的症状就是代表「邪﹣已经化热了,如果刚开始是麻黄汤证,病人不会烦躁,病人会很冷发抖,等到得了麻黄汤﹣一两星期,他可能证就变掉了,变到比「麻黄汤﹣还要深的地方,肺的津液丧失,肺太热了,已经转成肺炎了,所以用石膏,石膏性甘寒清凉润肺,能去肺热、降逆,把肺热往下导,因为病人本身体能已经很虚,加生姜、大枣把肠胃的津液补一下。
大青龙汤有个条文“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课本解释为感邪较轻,正邪相争,故身不疼但重,仍属于风寒束表,内有郁热。我觉得课本的解释不准确。首先大青龙汤的组成注定,感受的风寒邪气较麻黄汤重。麻黄汤里麻黄是三两,大青龙汤里麻黄是六两。
大青龙汤证是中医伤寒论中的一个重要证候,以下是相关介绍。病因病机:外感风寒,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体表,导致营卫失调,内有郁热,素体阳盛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或因误治等因素使体内有热邪蕴郁,与外感风寒之邪相互搏结形成外寒里热之证。
在《伤寒论》中,大青龙汤只出现了两次,分别是38、39两条。那么当今新冠疫情下能不能用大青龙汤呢?假如你辩证的结论,不符合大青龙汤的证候时,就不能用大青龙汤,以免出现难以控制的风险,毕竟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