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以来,美国的一系列操作都表明,这个曾经的世界霸主,已经尽显疲态。阿富汗失败的撤军行动,将美国的颓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当拜登回过头想要拉起反华同盟时,欧洲、东盟等都与美国保持距离,导致拜登尴尬至极。
近日,全球政治舞台迎来了一场重磅通话。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展开了一场深入且富有实质性的对话,这场通话所透露的信息量之大、议题之广泛,无疑在国际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普京的热情邀请特朗普访俄,不仅彰显了双方愿意深化交流的决心,更向世界释放了积极的外交信号。
据观察者网10月13日援引美国《国家利益》网站的报道称,最近美国一位供职于国土安全部的分析人士刊发评论文章,题目叫做《让“势力范围”再次伟大》,其核心思想就是:为了减少冲突的机会,中美俄应该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背景:1945年2月4日-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雅尔塔召开了一次有关二战后期协同作战和战后世界安排的会议,会议形成了两份文件,一份是苏美英三国于2月11日发布的《苏英美三国克里米亚会议公告》,较为详细明确和制定了击败德国及德国战后的占领与管制和赔偿问题、联合国安理会中大国否决权使用范围以及波兰边界划定等事项,另一份是《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大致明确了库页岛、千岛群岛归属及外蒙古、东北大连港等问题。
"在阅读前,不妨动动手指,点击一下点赞按钮给予鼓励,并“关注”我们的账号,以便及时获取更多精彩内容和独家资讯,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前言随着欧洲战场的法西斯德国面临全面崩溃,盟军(主要由美国、英国、苏联等国组成)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了远东战场,特别是针对日本的作战计划。
提起冷战,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那就是苏联和美国不直接发生战争,但却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的一段时间。但事实上,所谓的冷战只是一个民间说法,从二战胜利到苏联解体这段时间的国际秩序是有一个正式名称的,那就是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协议》是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后签订的一系列文件、协定的统称。主要内容包括:1. 处置德国问题:- 分区占领:三国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迫使其无条件投降的计划,德国投降后,三国将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设立盟国中央管制委员会进行协调管理,还同意从英美两国占领区划出一个地区,交由法国占领,并邀请法国参加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
1945年2月,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冬日的寒意尚未褪去,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三位“巨头”齐聚一堂,为即将结束的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勾勒蓝图,在这场看似平淡无奇的会议上,一份协定悄然诞生,它不仅改变了战后世界的面貌,更为日后苏联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斯大林满怀信心地在协定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殊不知这一纸协议竟成为了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一年2月4日,在前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黑海之滨——雅尔塔,召开了一次著名的会议,二战的同盟国三巨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元帅斯大林就远东问题展开讨论,为了能够促成苏联对日作战,罗斯福大方地送给斯大林一份大礼包,把中国的部分地区主权利益送给苏联。
文章认为:自二战结束之后,划分各主要国家势力范围的《雅尔塔协定》使得主要大国在大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战争,对国际社会的长久和平起到重要作用,现在美国也应该与中国、俄罗斯签署类似的协议,明确各方的势力范围与地缘政治红线,确保矛盾冲突不过度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