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璀璨,满城灯火,装载锣鼓弦乐队的车缓缓前行,一路锣鼓喧天、弦乐不绝,丁壮手举鲤鱼灯、游龙来回舞动,鼓乐队伍中琴筝萧弦齐鸣,人们相拥随行,欢庆喜乐。此情此景,仿佛数百年前南宋辛弃疾名篇时空交错般在潮州再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正月廿四日(3月4日),“潮州青龙庙会”——一项备受瞩目的非遗民俗巡游活动在潮州盛大举行。布马舞、鱼舞、英歌舞等各式非遗表演队伍沿着古街古巷巡游,表演者们身着盛装,以精湛的技艺展示着潮汕非遗文化的魅力。
品潮州工夫茶、体验潮州手拉壶艺、写春联……1月19日,由中共潮州市湘桥区委宣传部、太平街道和惟滨壶艺工作室联合举办的“文化看潮州 周末到湘桥——‘湘’聚太平 乐享名街”系列活动暨迎春送福活动在牌坊街中段举行。
春节期间,潮州多地“祥龙齐舞”,作为中华民族的“专属”仪式,神采奕奕的舞龙随着大锣鼓欢腾的鼓点响动全市。为新春佳节增添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为群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铺开“龙腾盛世”的新春画卷。
人们聚在道韵楼里过大年。道韵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是我国最大的明代八边形土木结构城堡式土楼建筑。潮汕年轻人表演英歌舞。在海边巡游的盛装少年。潮州年俗“穿蔗巷”,寓意来年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过年时,潮汕地区各个村庄都会“摆桌”庆祝新春。
都说在潮汕过年,年味比较重。去年我就趁着春节去了一趟潮汕,亲身感受感受浓浓年味。可回来后我发现,这实际的体验和网上说的,还真不太一样。刚到潮汕,我就去了潮州古城。古城里的,古街古巷保存得特别好。有很多潮汕特色的手工艺品和小吃。城楼上的灯光在夜晚亮起来,特别有感觉。
爆竹声声辞旧岁年味渐浓迎新春广东地域广阔,广府、潮汕、客家文化在这里交汇,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和节庆活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贴春联、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都有之,但在不同的地方,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 2024甲辰龙年,全国各地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除了在家过团圆年,人们还奔向历史古城、文化场所。这个龙味十足的春节,浸润着浓浓的文化味。 “咚、咚、咚”,清脆的鼓声过后,两条18米长的游龙在广东潮州广济桥起舞闹新春。
潮州花灯非遗传承人加紧赶工,制作灯笼。春节前,人民广场上小书法家挥毫赠春联。卤鹅档口,新鲜热辣的卤鹅刚刚出锅。市民到年货市场采购春联。街头书法摊。锣鼓队为春节演出加紧排练。冯宗源 摄市民提前预订节日粿品。市民在花市采购年花。纪金娜 摄春节前一周的潮州总是比往常喧嚣。
编者按:从“非遗”到“村晚”,从戏曲演出到“博物馆里过大年”,龙年春节临近,各地迎新春活动的文化味更浓厚。央广网策划推出《央广时评·文化过大年》系列评论,共3期,与您共话文化年、涵养家国情。眼下,龙年春节临近,全国各地举办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洋溢着浓厚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