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从婴儿 童年 少年 青年 成年,都是谁在影响着他的成长,都是谁在管理和促进他各方面的发展,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之间构成事实上的教育关系。家长既需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需要履行好教育的责任。首先,家长需要理解亲子关系的复杂性。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以血缘为基础,在抚养、教养、赡养、互助中形成的关系。
由于家里的那口子今天有事,参加不了学校安排的家长会,我就代替去参加了。和大家印象当中的家长会稍微有点区别的是这次只是每个年级的家委会代表和学校的几位老师参加,算是一个学校收集家长反馈,家长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一次机会。通过这次和老师其他家长的交流让我们对孩子如何教育帮助很大。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第十五条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什么样的家庭可以称得上“好家庭”?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是“理想的家庭教育”?这是摆在父母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有的家长花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报名“家庭教育培训班”,有的家长千方百计“寻医问药”,希望家庭和谐、孩子学业有成。实际上,家庭教育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