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于9月21日—23日在运城市盛大举办旅发大会把我们的目光聚集在这个最早叫做“中国”的地方《谷梁传》记载:“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号从中国,名从主人。
“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源于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上的一句铭文,这是“中国”一词目前所见的最早出处。何尊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灭商与营建洛邑都城的史实,其中“中国”是指地理概念的方位词,意为“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区”,具体指如今黄河南岸的洛阳地区。
夜幕降临前的凉爽时分,山西运城的市民喜爱在城南的湖水边散步。远处山气氤氲,湖上空蒙一片,隐约传来咸湿气味。湖水与岸边连接处,结晶体漂浮在水面。这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盐湖,有“中国死海”之称。运城盐湖,便是史书中出镜率相当高的河东盐池。
作为中国的国号,最早的“中国”何在,如今还有一些争议:著名学者苏秉琦,认为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是最早的中国:“大致在距今4500年左右,最先进的历史舞台转移到了晋南。晋南兴起了陶寺文化,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初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
但在我国古文献中却不是这样,随着它所指的对象和时间不同,其含义也就因之各异。指京师而言,如《诗经·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
今年国庆假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全国多地博物馆连日爆满。陕西宝鸡作为“青铜器之乡”,拥有着中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座博物馆的独特魅力。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中新网宝鸡1月31日电 (张斌)今年春节假期,在我的家乡陕西宝鸡,三千多年前的青铜器“何尊”成了人们争相“打卡”参观的对象——“何尊”铸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为止最早的文字记载。今年大年初一,各地游客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参观“何尊”。
千年盐运之城,正在重新改写城市内核。万里黄河,自黄土高坡一路南下,在运城拐了一道弯,自此向东流。滚滚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而这座因“盐运之城”而得名的城市,也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之一。盐,承载着运城的荣光与发展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