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这个指标,很多人可能表示哪里见过,但一下子想不起来。其实,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这是他们特别关心的指标。在血液检查中,对于肾功能的检测通常都会包含肌酐检测。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肌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能被用来反映肾功能的情况呢?肌酐是什么?
2024年3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肾脏日。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往往起病隐匿,极易漏诊、误诊,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已经达到84.4万人,但平均透析龄还不到5年。透析后的并发症、血管通路维护等,亟待提高知晓率。
很多人误认为血肌酐就跟尿蛋白、高血压、高血脂这些指标一样,肌酐高了就给它降下来就行了!这说明对肾病缺乏基本了解。血肌酐是代表肾功能好不好的指标,但它不是伤肾的指标。我们治疗肾病的目的不是为了降肌酐,而是保护肾功能,这两者有根本的区别。肌酐降低,可见于以下3种情况:1.
首先你要知道肌酐是什么?肌酐是一种小分子物质,是肉类代谢的产物。一般来说:肾衰1-5期的肌酐指数范围,1期肾衰血肌酐正常,2期肾衰血肌酐开始升高,达到178μmol/L,但不会超过,3期肾衰血肌酐波动在178-445μmol/L。
慢性肾脏病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为了唤起民众对慢性肾脏病的重视,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肾病科王立新教授带领团队特开设此专栏,目的在于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慢性肾脏病及预防并发症。
血肌酐,是用于检查肾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每次等结果,也让我们很多肾友坐立难安,总是害怕肌酐会比上一次检查要高。这种对健康的关注当然是必须的,对结果不管不顾有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但我们也需要正确认识血肌酐的各种变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分析肾功能,否则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