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各自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科学研究,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政策存在差异。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国外被禁用,但在国内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探讨它们的应用范围、使用历史以及禁用的原因。
前言:当我们走进超市,拿起一瓶饮料或一包零食时,你有没有注意到那长长的配料表?其中不乏各种“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很多人一听到“添加剂”就心生恐惧,觉得它们像是食品中的“隐形杀手”。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来源:京司观澜】✔✔✔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于今日(2月8日)正式实施新国标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大扫除”一些“不必要”的添加剂品种被彻底下架详情随观澜君一起了解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落葵红、密蒙黄、酸枣色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脱氢乙酸钠)这种食品添加剂在我国许多食物中广泛应用我们日常食用的淀粉制品、糕点烘烤食物馅料等都有可能出现它的身影我国将于明年开始大范围禁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传说中的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到底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怎么就被禁了?
NEWS根据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自2025年2月8日起,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将在我国范围内被禁止使用,正式告别烘焙行业。脱氢乙酸钠是什么?为何要对其使用作出调整?脱氢乙酸钠真的有毒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01脱氢乙酸钠到底是什么?
【来源:蚌埠新视介】据“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2月7日消息,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于2025年2月8日起正式实施,使用10年的2014版标准行将废止。届时,各类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新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被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盐、噻苯咪唑、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氯化磷酸三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1—丙醇、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单乙醇胺、二氯异腈氰尿酸钠、凡士林、硅酸钙铝、琥珀酸酐、己二酸、己二酸酐、甲醛、焦磷酸四钾、尿素、三乙醇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铁粉、五碳双缩醛、亚硫酸铵、氧化铁、银、油酸、脂肪醇酰胺、脂肪醚硫酸钠。